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21)

善行不善行 佛子应谛察
有报必由业 微小转广大
能引或能满 决定或不定
现生或后报 诸业不失坏

但凡说的道理,一定要有现实意义体现价值,关于善与不善的行为,真佛弟子才深信其中的利害相关,锻炼自己无微不至地用心观察命运体现,会发现所谓的人生就是一系列的因缘果报而已。

在此提醒一下,因缘果报的概念上还是有微细差别的,因就是亲因,好比过去世下的种子,缘的话只能起促进的作用,好比生活中遇到的人事可能诱发某件事的发生,这就是常说的因缘和合!佛法中讲述的时候会说:若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若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果和报的区别可以作个比喻,吃饭这个事情,饱了就是果,很好吃的感受就是报;过去的不善因导致生病就是果,生病的难受痛苦劲就是报。

偈颂中说所有的果报,无一例外都是由“业”而生成的,每次讲述佛法必然要用到这个词足可以证明他不容忽视的存在性,我们活着的一天,内容就是由举手投足、开言吐语和起心动念来充满,总称为身口意三业。业在佛法中的解释就是造作、发生的意思,由所造的业力牵引着我们的命运开展活动,所以一生的经历都是自己过去世以造业的方式编织的程序,然后今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发挥。但是业并不本分,他特别擅长见机行事扩大势力,一个小的造作,有可能下一世变得很激烈,所以才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经典中讲,两个人这一世吵了一架,下一世见面时可能升级为动刀子。

能引或能满,引业,就是这一世我们老是这么想这么干日积月累,那么下一世他的力量最强起主导作用,决定我们六道轮回中该去哪里。如果引业决定我们做了人,为人一世的特征非常多样化,性别是男是女,个头有高有矮,美丑胖瘦富贵贫贱人人都不一样,这就是满业导致的。引业是一次性的,比如当了人后就要终其一生,不可能中途三十岁的时候变成牛,满业则随时突变,处处体现无常,再次提醒:命运不管如何,都是自己干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学思一点点 中国佛教史(10)

因为罗什法师所在地点在关中,后人就把罗什法师的学说称为“关河旧说”,又把三论宗一法脉传承称为“什肇山门义”,这其中的肇就是指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大师。从此统称来看,众弟子中僧肇大师是上首已是不争的事实。

因缘十分奇妙,罗什法师的法缘所涉广阔,而英年早逝的僧肇大师,一生似乎只为成就一部千古绝唱而来,并论师徒二人,如果罗什法师是龙树菩萨,僧肇大师便是提婆菩萨的角色。一部《肇论》出世,酣畅淋漓地令格义佛教时代划上句号。令人称绝的是,他能够运用现有的老庄术语,精准地表达出般若义理的内涵,因此功德被誉为“秦人解空第一”。连他师父都说:“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意思就是对于空性的领悟我不比你差,但是文字的运用应该向你学习。

僧肇大师是地道的西安人,从小家贫就以为别人抄写书卷养活自己,自然就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并把自己的志趣安放于老庄玄学,在读《道德经》的时候觉得并不究极而感叹说:“美则美矣,犹未尽善。”后来接触到《维摩诘经》欢喜受持,从此找到心所归属,便发心出家为僧,尽情释放般若因缘,因为聪慧善辩,很快兼通三藏,到了罗什法师门下之后虽然年纪最小,却成为译经事业中最得力的助理。才二十出头就声名鹊起名振关中,以至于有些好辩法义的行者,千里之外带着干粮来到长安,就是为了和僧肇大师一辩,大多落败而去,更令其名声大噪。

主业虽然是罗什法师的助译,在这过程中领悟法义的心得,形成一部著作《肇论》,这才是他人生的亮点。《肇论》是四篇论文汇集本,《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既有针对格义误区而展开的破斥,也有对般若义理的阐述,皆是耳目一新发前人所未发。

《物不迁论》开篇提出,生死交谢寒来暑往,世间常情中都认为时空是流动的,然而他认为不对,仔细观察一下,过去中求过去的事物,过去的事物发生在过去是有的,如果现在中寻找过去的事物,过去的事物就不在现在,正因过去的事物没有来到现在,所以说万物都是不迁往来的。并提出违反世间的理论,“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意思是能吹倒大山的暴风是静止的,奔流不息的江河却没有流逝,田间飘浮的游气也没有运动,经天巡回的日月也并没有东升西落。都是人们分别的错觉,在圣人眼中并非如此。但是为什么世人不能够明白,原因在于“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凡夫的分别与圣智的洞察是相冲突的!

僧肇大师的《般若无知论》问世以后,流通到南方当时的佛教中心庐山东林寺,与慧远大师一起念佛的大文豪刘遗民大为赞叹,说:“不意方袍,复有平叔!”意思是没想到出家人中,竟然有何晏这样的人物!连慧远大师都惊叹不已,说从来没有如此卓越的佛学专著。

天妒英才,在罗什法师圆寂后第二年,年仅三十一岁的僧肇大师也伴随而去,留下《肇论》这部孤标不朽的文字般若,至今回响在教内外四众弟子的耳边!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中国佛教史(9)

经典中常见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后秦在弘始三年讨伐后凉,将罗什法师接到长安,崇尚三宝的国主姚兴以国礼相待,安住在逍遥园的西明阁开始译经事业,十余年光阴大开法宴,找个点管中窥豹来看其影响深刻,我们现在用的“粉身碎骨”、“一尘不染”等词,都是首次亮相于罗什法师的译本。

先来看罗什法师所译的经典,《妙法莲华经》是经中之王,《金刚经》已经成为佛教的名片,《佛说阿弥陀经》是现在佛门中的必诵日课,这些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的成果。能代表罗什法师法脉的三十卷本的《大品般若经》、特别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译出,成为东土中观学派所依的根本法本,承担了一个宗派的核心理论,甚至后来就直接称名为三论宗。《大智度论》则是佛教大部头论典的典范。因罗什法师全力以赴地对般若系法宝进行翻译,内容又都是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中观部类的经论,于是因缘自然而然地把罗什法师冠以三论宗的初祖。

再来看门下的弟子可以说是龙象成群结队,有直到现在还影响着各大高校哲学系的僧肇大师,有在苏州虎丘讲法让顽石点头的道生法师,他们两位与僧叡和道融大师一起被称为“关内四圣”,再加上道恒、昙影、慧观、慧严而称“八宿”,后世统称为“四圣八俊”。这些弟子们后来进行分张,把罗什法师所传的大乘佛法遍布大江南北。罗什法师的僧团,是佛教史上最大的僧才基地。

因为在娑婆,其间也出现过不和谐的音符,罗什法师太过出众,姚兴认为是国之大器,有个通俗的想法想让他留下后人以成国家栋梁,派了十个宫女去待在左右,不让住在僧寮另外盖了别墅,罗什法师只得随顺并于每次讲法后提醒弟子们说,好比淤泥中生出的莲花,你们只取莲花,不取淤泥。尽管如此,还是招来一些弟子的讥嫌生起怀疑,法师当众摆出一碗针直接吃掉,并说如果谁也能做到的话就有资格起疑,平伏了众人的议论,时间宝贵把关注转到译经的事业上来。实际上罗什法师显神通并非第一次,在凉州时就提醒吕光安营扎寨的地方不妥,结果未被采纳导致山洪爆发淹死数千人。

待到一生大愿已满化缘将尽,罗什法师在佛前发誓说,如果我译的经典与佛所说一致,没有错谬之处,希望火化后舌根能够不烂,果不其然,舍利依然还在现在草堂寺的舍利塔内!然而还有更大的秘密到唐朝才解开,时高僧道宣律师道高德盛感得一位天人陆玄刹专程来供斋,他顺势问为什么译经师很多,而罗什法师译的经典就更受欢迎呢!天人说罗什法师实际身份是过去七佛的译经之师!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学思一点点 中国佛教史(8)

今天开讲之前,我们先把时代快进到唐朝,太宗李世民在草堂寺缅怀鸠摩罗什法师赋诗一首:“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馀明月草青青。”这首诗中既能窥到逍遥园内史诗般的译经场面,也感受到了斗转星移的世事无常。

鉴于罗什法师在西域的盛名,已经引起东土的高度关注,为了迎请罗什法师来东土,可以说动用两朝的国力,前秦苻坚时期去请,后秦姚兴时期因缘成熟才迎至长安。他的到来是中国译经史上仅有的划时代事件,虽然号称有三大译经师,罗什法师不但是译主,更重要的是法主,他对中国佛教来了次大输血,将佛法的植入期迅速转为发展期。

我们从西域从头讲起,罗什法师的父亲叫鸠摩罗炎,是天竺国宰相之子,本来可以继承相位,为了出家修道远走他乡,到了龟兹,国王的妹妹耆婆对他一见钟情,结果不得不做了龟兹国的驸马,生下了鸠摩罗什。圣人应世的灵迹是真实存在的,耆婆怀着罗什的时候,从没到过天竺就突然会用天竺话与夫交流,独自可以读懂一部佛经,生下罗什法师后又全都不会了。罗什半岁时居然可与成年人沟通,六岁就可以评论著作,所以被称为童寿,少儿的年纪却有长者的智慧。到七岁那年和妈妈一起去寺院,一手把铜鼎举过头,别人一看说这小孩怎么能举起比自己还重的东西,被这句话一转念就举不动了,从此悟到佛法唯心的义趣,早早的就引发宿世的善根。

大概菩萨都是互相成就吧,此时剧情突然反转,爸爸正准备世俗生活到老的时候,妈妈突然顿悟要发心出家,爸爸反对无效,不答应就绝食,最终带着罗什回归三宝因缘,九岁时随母迁居罽宾学习阿含,十二岁又回龟兹开始学习大乘,念诵《中论》、《百论》,通达《放光般若经》等大乘经论。中间他在异国的老师来龟兹看他,还从他学习大乘佛法,深受其教欲礼拜他,还说:“我是你小乘师,你是我的大乘师。”看看古人为什么一下就成就,现代人都是下人不深故不得其真。就在这样的因缘流淌中,罗什法师名声传遍西域,然而,这只是他一生弘法事业的前期准备工作而已。

再说东土,盘踞关中的前秦王苻坚,听说罗什法师的大名就派吕光去攻打龟兹明说要请圣,罗什法师观待因缘已经明白,劝龟兹国王答应东土来者的条件,结果不听,就这样兵败国亡依旧把罗什法师带走了。回途中听到旧国已经易主,苻坚被姚苌所杀前秦转后秦了。吕光没有办法就地平定凉州自己建了个国叫后凉,这样罗什法师就在这里一住十六年,因缘看上去没办法只能这样,密意中发现这段时日正是学习中文以备译经所用的重要环节……

今天先讲到此为止,这样的一位大德,用一节课讲完实在过意不去!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中国佛教史(7)

时空和事件构成历史画面,在因缘中人造作事,事嵌进去人,要么说事要么讲人,用佛法的话讲就是性空不碍缘起。前两天讲人今天我们说事。

此前已经知道魏晋以来老庄的玄学越过儒家思想流行于文化圈,南北朝时代一直都在发生影响力,随着佛教以般若为本性空思想的展现,两种法义自然会相互关注,在理解汉译佛典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倾向,以老庄思想的空无、无为做为媒介来说明佛典中讲的空性,但是佛法空的义趣,不但不能用无来表透,甚至会出现走样的问题,既然现实中大家都没有楷定的语境来指向般若旨趣,也尚末形成约定的语感来心领神会,于是虽然说辞甚多,却不约而同地走入了格义佛教。这是佛教史上一段著名的误区,格义就是试图把握的意思。格义导致了佛教双刃剑的后果,一方面大家对般若的法义不能深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却又让格义以佛教的名义在士大夫朋友圈中迅速传播开来。这大概就是先令其发展再进行纠正的缘起吧!

另说一头,般若这个名词之所以不翻译,除了对于法的尊重之外,只因般若的内涵是非常幽微难至的,并非智慧一词就能转化表达至通透明亮,所以在经典中大多依旧称般若,金刚经心经皆是如此。另外一方面,用我人凡夫心的认知能力,从平面设计的语言中去了解会十分艰难。般若有很多种异名,比如佛性、法性、真如、实相等等,问题是下意识中我们一听真如就要抛弃假如,一听佛性就提炼佛性,一听实相马上掀开虚相,一听空就认为什么都没有,这样只能用一个执着去执着另一个执着,始终停留在言诠层面而进入不了境界本身。

所以后来的祖师们讲般若性空思想时,又多了些防范意识的修饰词,比如说空是毕竟空、无所得空,不是真的有个空,是因为不真故而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格义佛教虽是误区,而受欢迎程度则具有相当规模,典型代表就有六家七宗。

比如当时有支敏度和道恒主张的“心无宗”,他的理论是“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意思是但于外物不起心动念生执著,但认为色的万物是有的。大家可能听出来,他的问题出在心空而境没有空,不算是毕竟空; “幻化宗”正好相反,认为一切皆是幻化的现象,都是不实在的,但是并没有把心法也空掉,显得并不彻底;还有个“缘会宗”。他的认为是一切事物因缘聚会则生,缘散了就灭了,这像是说诸法无常,实际有断灭见的嫌疑。另外还有“本无宗“、“即色宗”、“含识宗”等,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格义佛教中的各家各派,确实试图去贴近乃至吻合佛法讲的般若性空思想,但又无一例外地不达标,线索看起来十分的多样化,实际义理并不是由心性的最深度而发出的见解!

这场各抒己见的思潮更像是一场盛宴,用准备好的立场作为欢迎的仪式,礼请鸠摩罗什这位超级人物的到来,他直承龙树菩萨无所得的性空智慧并应运在东土,破斥异见的同时也形成统一的认知,一改这种般若理论上的不纯粹,佛法的核心内容才真正在东土扎下根来。
请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