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9)

苦生由业集 业集复由惑
发业与润生 缘会感苦果
业有身语意 善恶及不动
业灭如种习 百千劫不失
随业感生死 不出于三界

前面讲了我的存在实际上只仅仅是概念之存在,然而被动的是,为了看清破除这个概念本身,我们还要利用许多概念,这也是佛法根本价值在于体悟的佐证。

既然由我而感受苦迫,那么苦迫之生起的前奏,正是由我而造作成形的推手——业,为什么会造业,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烦恼也即惑本身。

业,是造作的意思,我们身口意都需要折腾释放,片刻不停地有行动、语言和想法,本来从意到身口有着前后程序的推动作用,因为心粗都是感觉一股脑儿地就把某件事情给干了。可问题是并非干了就算了,他会留下痕迹等待下一次机会到来实施报应,所以烦恼纠缠起来真的没完,他一边发动业力,一边感受果报。在声闻乘生死轮回的解释词中,称其为业感缘起。

业从所依的情况而分论,有身口意三业。从业的性质判断,则又有善业恶业。不善不恶的叫无记业,比如你从家里走到公司,没有什么善恶标签,但是形成了业,就叫无记。用身体去杀生或者偷盗,就是身恶业。用嘴巴称赞别人而不是呵骂就是善语业。如果修点儿禅法,有一定的禅定效果,就称为不动业。

从各个角度来看业,比如此前提及的引业满业,引业就是这一生最大的特征习惯,他可以形成主旋律牵引决定你下一辈子生到哪一道做什么众生,满业则是林林总总一些具体的偶发事件,导致下一辈子到了同一时间段再感受一下。福业罪业,能够保持人天福报的就是福业,促成下堕三涂受苦的就是罪业。

业就如同种子一般,既成熟着这一生,又准备着下一世,百千万劫犹如永不消失的电波,让众生在三界内打转。这里业还有一种差别,如果一直以有为心去做能让你继续轮回的业叫有漏业,反之如果动用佛法的智慧对待人生,可以了生脱死的话就是无漏业。讲到这儿首尾呼应一下,利用概念清除概念,是佛陀的智慧结晶!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8)

此复由六处 取境而生识
或六界和合 世间苦唯尔

关于五蕴的说法,因根机不一样,听了能够心开意解的只有一部分人,如果比较迟钝,就要换一个角度才能分析明白,所以佛在讲我执的结构时除了说五蕴法,还讲了十二处和十八界两种解释。

颂文中的六处概念是简称,如果全部罗列出来,粗略统计有十二个部门,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根是生长的意思,表示我们都是通过六根向往外境寻求存在感,而此六根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联合展示外境,让六根得到满足滋养,组织成我思故我在的错觉,苦就找到生存的土壤了。所以才说六根清净方为道,师父提醒不要忘记修行时说要照顾好六根门头,这些方法都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苦迫的问题。

然而问题又来了,有些人不但讲到五蕴时听不明白,听了十二处依然云里雾里,佛慈悲再进一步细说“取境而生识”,六根执取六尘境界,能发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里算一下总共十八界。可能觉得十二个部门和十八个部门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发生到智慧观照和正思维能力的应用中,对于破除我相遣荡执着而言,会有量身定做般的不同功效,就好像讲方言听不懂,转成普通话一下就明白了,不要忘记我们能够修行起来,也不离、同样要靠因缘业力本身来进行牵引。

再转述一种解释系统,因为依赖物质世界太深太久,有些根机很难反观到现前精神的作用,他所有下意识的目光都聚焦在物质层面,为这样的人说法就不能强调五蕴炽盛了,因为其中精神层面占据比额过多,所以佛又讲我的假象主要是由六界和合组成。具体为地、水、火、风、空、识六个元素界面。界是差别的意思。比如身体中骨肉坚实感突出称为地界;血液循环就是水界;身体的温度生命特征就是火界;呼吸喘气不停就是风界;物质密度再好,中间依旧会有间隙就是空界;敲定这一团物质结构便是我的色身就是识界。

说来说去,错认有我,就是一切苦恼的源头,然而不管是物质上从头到脚,还是精神上念念相续,只要一认真排查,始终没有证据表明我在其中,能这样观照的话,修行已经启动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7)

苦者求不得 怨会爱别离
生老与病死 总由五蕴聚
所谓五蕴者 色受想行识
取识处处住 染着不能离

大家必须发现一个问题,佛法所谓的修行,针对的都是驱动轮回的主要成分,比如四谛中集谛才是要搞定的部分,所有的法门行门以及戒定慧都是为了平息十二因缘中爱与取的环节。因为苦迫都是由此而生成的觉受。

这里再次提到了分段八苦,分段的意思是说我人一生又一生的轮回,就好比划分成阶段性的存在,每次阶段中都是同等类型的苦恼,条理分明相当稳固,由身体原因而发生的生老病死,由人际关系导致的爱别离、怨憎会,由心里活动煎熬着的求不得。分门别类收纳好像是各有千秋,实际上一切苦源的罪魁祸首就是五蕴。

大概从一开始接触佛教念过《心经》就知道了五蕴这个概念,然而到现在依然对他毫无办法,五蕴的蕴,就是聚积在一起的意思,有时也称五阴,他如同阴影一样遮住了我们本来的智慧模样。由于五蕴无端地合作拧成一股势力团伙,我们认不清这个团伙的本质就会误以为我,形成了轮回受苦的主体。

仔细端详五蕴实际是经不住推敲的,他是物质和精神的表演组合,色就是体现物质的存在,受、想、行、识属于精神的层面。物质在佛教中称为质碍,就是有模有样占据着一个空间,其他东西就不能同步占据这个空间,专业的话叫色法;受是领纳的意思,由外部环境刺激产生内心独白,变幻种种感受;想是进行一系列的认识作用时,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是迁流变化的意思,妄想必须要带出节奏,才能体现真实感;识的意思是了别,对一切情况的发生进行明了识别。

以上一番分析如果大家都听明白了,就知道我们一直以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是一个陷阱。我们生活的世界,在世界中生活,完全是五蕴炽盛的自欺欺人的效果图。以识为被欺的主体,色、受、想、行是能欺的境界,合作共创一切苦痛的根源。由此可见,观音菩萨度一切苦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前提,就是因为照见五蕴皆空!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6)

佛说解脱道 四谛与缘起
甚深诸佛法 由是而显示
苦集与灭道 是谓四圣谛

每个人都应该经历过解脱,把嘴捂一阵再放开喘气,就是解脱的境界,坐过牢的人可能体会得更到位一些。佛说的解脱道,是放眼从轮回中超拔出来的成果,从地段而言以越过三界为准,从时间角度而言没有了生死,进入永恒。这样的解脱端口,才是佛法的本质。

立足于人的世界,就现有的感官能力,佛陀制定出两款有效的解脱方法,就是四谛与十二因缘。可能大家还是听传统的讲解比较相应,我们把这两个法门先从概念上厘清。

先来看看四谛,谛的意思就是真实不虚的表现形式。苦、集、灭、道是四谛的具体内容,前两谛是佛陀对人生世间特性的说明,先说明人生所有的意义不离于苦的根本,试图作为提醒,所以叫苦谛;再说明苦为什么会生起来其背后的原因,更多是解释,所以叫集谛。后两谛则重在体现佛法智慧的价值,先提出一个终极目标,真的有解脱这回事情这个境界,圆满一切智慧,寂灭一切苦恼,让其成为一个理想、一种信念,这就是灭谛;再告诉你一套有效的方式方法,可作为通向解脱的具体门径,这就是道谛。

进一步讲一下十二因缘,也可看作是四谛的翻版,具体来讲就是把我们生命轮回的苦集过程用十二个步骤展开说明。十二因缘是指,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从一念无明而起,缘成有造作的行为;由此行为业缘引发本识投胎转世,依附在父母亲精血结合物质成象,逐渐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感官作用,适时出生来到人世间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触碰,渐渐明白顺逆苦乐的切身感受,逆境希望远离,对顺境生起贪爱,为了求得所爱进行排他争取,这个过程中再度造下业力的烙印,像前世今生一样重复着带入今生后世继续投胎,投胎后必将重复一生直至老死。不得解脱的生命就这么没有任何意义地低级重复着。一系列的环节中,顺着流转就印证了四谛中苦、集的部分,是轮回的现状;如果逆之而行,就是在实践且可证明四谛中灭、道的部分,是解脱的途径。合体总结一下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形成四谛十二因缘的内容结构。

今天的内容需要对照日常的生活及当下的心念消化吸收,否则就是一堆记不住的名词概念。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5)

顺摄乐行者 在家修法行
顺摄苦行者 出家作沙门
此或乐独住 或乐人间住
或是随信行 或是随法行
虽复种种性 同修出离行

从外相表法的功效来看,出家相已是解脱的一种表达,然而不要忘了佛法的根本是心法,是否真的解脱要看你的心自由了没有,修行当然不只是在几根头发上论高下,也有身不出而心出家的行者,只不过在这个世界的因缘显现不一样而已。

佛陀随顺因缘摄受相应乐行者的人,生活中继续保持在家的身份而修行;随顺因缘摄受适合苦行者的人,成为出家弟子的身份而修行。略微说一下,在印度的出家人很多,包括外道也是完成了出家身份,甚至也有持他们的戒律而修行的,当时的情况是只要出家都统称沙门,后来佛的出家弟子越来越多,他本人又属于释迦族,佛弟子们就特称为“释子沙门”。

同样是出家人,其中的根性又有差别:有些出家人不喜世间应酬,他们爱好独自面对自己默默无闻地修行,在深山老林或者精舍独居清修;另外一类的出家人则因缘天注定要和大众打成一片,在大丛林中和合共住,每日增上道业,他们的认知是宁可在丛林睡觉,也比小庙独居办道要强得多,所以丛林中提倡“大众熏修希胜进”,就是一起共修进步得非常快。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还有两大类型的根性:有的人适合随信行,他对于佛法的认知,仅用信任体现出最大张力,也许道理懂得很少,但是一切的行为都能依佛的教导勤而行之;还有的人属于随法行,他的信仰就好像砌台阶一样,一定要从教义理论中获得原材料。当然这两者应当是同时拥有,前者感性的信仰,后者理性的智慧,合作愉快相当完美,作者分别而论,主要观察到他们初下手的时候不免有些偏重。

总之不论三乘学者,在家、出家,独住、人间住,随信行或者随法行,根性上虽有种种差别迹象,但是同样发起出离心,同样能得解脱行!这最后一句话总结相当重要,揭秘着我们很多时候在为难自己,不懂修行。这里最直白地告诉我们,修行是最没有讲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如法进行的事情,而我们喜欢关注“虽复种种性”,生一些无端的彼此是非,却不知此时正是修行时!
请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