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65)

般若波罗蜜 最尊最第一
解脱之所依 诸佛所从出
现证由修得 修复由思闻
善友及多闻 实为慧所依
般若本无二 随机行有别
般若诸经论 于此最亲切

般若之所以没有翻译成中文,是出于对法义的尊重,这是佛法不共的核心内容,凡圣、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的分水岭,就是般若波罗蜜。是三乘行者同行共法,解脱成佛所依的根本。

通常我们为了便于学习相彰,分别说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文字是所依据的教理,观照是持续的努力相融,这两者属于方便,只有证到实相般若,才算亲临其境了。正如颂文所说的实证基于实修,实修则由闻思而来,他是一套水到渠成的因缘。

闻思修三慧具体开来讲,可能更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在这儿罗列出来十法行:书写,古代发心抄写法宝,现代人喜欢描经也算;供养,想法设法投入法中;施他,辗转结缘流通法本;谛听他人读诵,现在有很多读经人可以听闻;自披读,自己读诵研习;受持,长期一部或者一部又一部成为定课;为他演说,发心讲经说法,代佛宣布;讽诵,读熟且背下来;思维,随文起正思维;修习,随文入观,化法入心。这样不断地让般若缘越来越深,再有善知识的提携教化,是修成智慧的增上缘。

单从实相真理而言,是无二无别的纯一境界,我们都知道有句话说不二法门,或者与佛同一鼻孔出气。但由于众生的好乐根性不同,说起来又好像不一致,一味的教义角度立场随意设计,手段不重要,能相应到位就是。所谓道不可解,入道之道不可不解;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法无定法,一切法皆是佛法,都是说的这个套路,多举例说明以便大家找到灵感,因为般若波罗蜜是心里体验,不在语言诠释层面获得,只是借机炒作听个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如果想狠狠地熏习般若因缘,无间读诵般若经论,六百卷大品般若经、三十卷般若经、乃至《金刚经》、《心经》,异口同声宣讲般若波罗蜜毕竟空义。挑这些经中的两个比喻作为今天的课程结尾,经文中说什么是般若,犹如无根之树于虚空中现枝叶花果。又说怎么才能证到空性,好比有人到处奔找,说我要得空我要得空,殊不知他一直在空中一刻也没离开过空……这些比喻多么亲切,法味无穷。

般若类的经典,佛整整说了二十二年,此是三世诸佛之母!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64)

内住亦续住 安住复近住
调顺及寂静 次最极寂静
专注于一趣 等持无作行
圣说止方便 不越九住心
若得轻安乐 是名止成就
明显无分别 及妙轻安乐
是道内外共 由观成差别

今天继续我们的禅定之旅,十分惭愧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分享,只能循着佛说的话照本宣传。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行者,能够在起床的第一念想到念佛,已经算是好修行人了!

修定的路程不断提升心力,在这过程中一般有九种阶段,大概会出现这一系列的差异。第一阶段叫内住,心不再向外求驰。虽然这是底线起跑点,可现代人来说已经很难做到,甚至连向内安住的状态都找不准,有时候在庙里看到莫向外求四个字,只觉得很好但并不知道应该怎么思维。

第二阶段叫续住,摄心久了有点连续性的能力了;第三阶段叫安住,已经成为常态,偶尔妄念流散会马上觉察到;第四阶段叫近住,妄念将起时就可以扼制在萌芽状态;第五阶段叫调顺,由安内转向攘外,心静如水,对于五尘还有男女相貌这些流散心的诱因,知道其过患而不会上当;第六阶段叫寂静,内心深处无故的心思荡漾都能制伏不起;第七阶段叫最极寂静,心思一起同步识破;第八阶段叫专注一趣,心的安住能力,不为内外勾结而动,已经到平等正直的临界点;第九阶段叫等持,不要再使劲了,自然任运无散乱了,马上就要得定了。

这九个里程碑的点,前四种是安住的训练,五六七三种是降服烦恼的能力养成,后面才算心趋向正定的流淌。每个行者具体过程虽因人而异此起彼伏,从初摄心到成正定终归不出这个路径,这是佛说的话,绝对不会有外乎于此。

修禅定之难重点在这里,听说完九种住心都有种硕果累累的成就感,然而只能算相似定,并没有达标。要进一步身心能得轻安,有可能是心轻安而身亦轻安,乐觉遍布身心世界,内心无比踊跃,继而依旧无分别安住缘境,比如再有什么境界最后不变的还是念佛不缀,更加坚固地一切照旧,这才可能真正得定了。

当然定成就是有明显效果的,否则容易导致自以为是,由定可以引发殊胜的功德。第一是明显,心中有数十分清楚,所谓万里无云万里天;第二无分别,心安住任运自然分明,完全不会有一丁点刻意,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第三微妙的轻安乐,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简直不要太容易,欲境再想染着行者已经成做梦了。

纵使到这地步,切记!仅仅还是共世间的定门,也就是说依然是凡夫定并没有跨入圣位。不得不说能到这个地步的人,有如此的身心经验,已经非常稀少了,但是没有般若波罗蜜多的慧观,入不了成佛之道,后面讲的般若,才是三世诸佛出生的资粮!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63)
  
大乘多修习 念佛与念息
念佛由意念 真佛非像佛
观相而持心 善识于方便
念息数随止 非风非喘气
觉了沉与掉 正知不散乱
为断而作行 切勿随彼转
灭时正直行 断于功行失

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从见解上来说与佛一致,从具体实践活动来看,差一个级别下位菩萨就完全不能理解上位的为什么那么做,如同爬山一样,往上走几步就出现完全不同的风景,但上山的路是一条,肯定已经从山脚就搞清楚了,我们每天讲一点立足于知识理论的学习,哪怕山路一步都没走上道,至少要从文字描绘中了解一下全山的概况。

上一讲说到止观禅修,应该有一定的所缘境也就是法门,最常提倡的就是念佛法门与数息法门。念佛而言,是以佛的相好庄严乃至功德洪名为所缘的对境,再提醒一下所缘就是忆念在心不忘不断的意思,所以念佛重在意念的全部参与。再比如说观像或者观想念佛,全情当作所缘对境的是真佛来念,这样则能更佳地进入持心令住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从恭敬中求。善识方便的意思,从开始粗线条的轮廓,再逐步部分细腻入微,安住的能力越来越强,摄心的效果就正在产生。

数呼吸修止的方法最容易得力,因为呼吸是我们片刻不离的生理反应,如果借他的存在作为修法所用,可以呈现天然的优势。数的时候随着呼吸进或者出,从一到十周而复始,因为数的时候肯定有专注,养成习惯随着呼吸进出都会觉照起来,心会越来越定,修止终会成功。温馨提示一下不要故意拉长或者缩短呼息,这样容易受伤,按照自己正常的肺活量走就是了。渐入佳境后,不会有风相,如风箱一般出入有粗大的声音;也不能喘,虽然没有声音,但是一停一顿特别不顺;也非气相,比前两者好不少,但是进出时还有那种流量感。这些都调平后效果自然水落石出。

止修到一定程度心住一境了,要有正知来扫黑除恶,灭掉昏沉和掉举的侵袭,昏沉让身心沉重而注入痴念,掉举则染着外在因缘而喜狂不已,总之在修的正在进行时,缘境心力衰弱或者游移不止,就是它们出现了,应该极力生起正知的反思能力,使心不向更散乱的境地发展。

人有一种能力可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再思想,这个时候如果觉得有昏沉掉举,也会出现懒得管的心态,这是前面讲的五过中不作行的过失,要用八断行中的思来进行对治,不能一直不作为下去而随沉掉增长。假如果沉掉已经摆平,作行就要停用,让心继续平等正直就是,否则又会让作行成为过失,要用舍来对治。

综上所述,随文入观的演习,大家才发现“平常心是道”不是说一句就有道,是心微密观照的极致运用,也是心真正最平常的时候!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62)

懈怠为定障 信勤等对治
正念曾习缘 令心不余散
明记不忘念 安住而明显
圣说是所缘 能净惑障者
或顺于正理 能向于出离

昨天讲了用断行对治过失,然而散乱是我们长劫以来养成的常态,坚固到成为生命的无间作用,想要转为禅定的功夫,实际上比任何世间的事都难以成就,一时半会儿没有效果,进进退退一直发生,懈怠无疑成了修定的大障碍,要用信、精进全情对治。大概意思就是要对修行禅定这事十分确定,十二分的渴望,勤奋努力地坚持,身心必然会提炼到禅定的境界中来。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把心系在一处,不让他随着外面奔波,已有的法门并作过一些尝试,比如念佛就不断地继续下去,有了正念就不会忘记佛法,不忘记佛法心就不会流散,渐渐地安住又很明显,安住久了往往会昏沉或者荡漾,所以还要明确知道自己的现状,这就是说的止观明静的大概。

“圣说是所缘”,是所缘通俗讲就是圣人教的法门,比如让我们忆念什么法,专注什么境,一定要有两种作用,其一能不能清净心地断除烦恼,其二随顺着下去能不能趋向佛的智慧。如果没有这两种效果,就要反思自己修的是不是佛说的法门,或者自己对佛说的法门是否产生误解修入歧途,如果没有这样的危害,那么就能断惑证真走向出离正道了。

关于上面的内容,我们再说几句,一个是我们有可能是随着佛说的法门修,似乎也在进行中,现实中好像修行者反而烦恼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就甩锅认为是学佛修行而出的问题,实际上问题出在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用功,甚至连上道都算不上。另外一种呢,是真的对法门产生误解,乃至修的根本就不是佛说的法门而是外道,这种情况反而感觉极为良好,殊不知越修越危险,毫不知情中大我慢邪见越长越粗,如果很精进出现效果引发得意忘形,就离成魔不远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61)

三乘诸胜德 悉由定慧生
修习止观者 应先修习止
止成观乃成 次第法如是
依住堪能性 能成所作事
由灭五过失 勤修八断行

可以感受到越往后面讲,我们听着好像是感到干燥缺水,因为佛法的获取,是要真修实干,发心的时候可以鼓励,实证的境界到了不必说,没到也白说一样,当然平常念佛得力的行者可以同步兑换一些感受。

今天讲禅定度和般若度。“禅定”意思是静虑,有时候也叫思维修、三摩地、三昧等等;“般若”汉译为智慧,通常不翻译是出于对法的尊重,同时也害怕误以为是我们说的聪明。这两个境界绝对不是我们轻易理解的那么简单,需要不断地集中训练才能有点感觉。佛法中更加专业地合称为止观,心里演习一下,止就是心力非常沉稳不散乱,观就是一直地知道着发生的一切。从中可见这两者保持均衡发展,如果只有定而没有慧就是一个死胡同的尽头一样,这种情况叫枯定;如果没有定只有慧肯定会发展成目空一切的邪见,典型的狂慧,所以定慧缺一不可,双管齐下坚持下去就会出成果。

三乘行者的殊胜功德,虽然大乘以利益众生为本,要知道众生的烦恼非常厉害,没有定慧相助,会显得缺乏能力甚至退心败下阵来。修习止观功夫,应该先从止下手,把心安住一境不动,能够有效持续不断,说明观也同样在跟进,止修成,就观也就修成就了。

单从修止而言,修止让心不向外散开,就会有很好的善恶洞察力,这种心力不断长驱直入,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叫堪能性,进入定境就好像有了本事,神通妙用利益有情十分的管用!想要引生正定境,需要有专门针对性的修行,灭除五种容易生成的过失,因为懈怠随时会出现,有可能忘记佛陀的教导,昏沉掉举是常有的事,该对治的时候不进行对治,状态好不必对治的时候又去对治,这是五种过失。应该用勤修八种断行对治,八断行是指:信,于法深生信解;欲,乐意断除烦恼求得解脱;勤,不断激励自己修行;安,因欢喜而安住圣法;念,摄持正念入定;知,保持正知观察的智慧;思,善于运用有利修行的心理;舍,舍分别念令心平等。

无论怎样,语言需要用心实践才能有效沟通境界,行者要全盘面对自己专注的苦修勤练,想方设法依照教言调御身心,方能亲自品尝止观的法味!
请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