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普门品 下的文章

正趣微课堂 普门品(5)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题目大义

“普门”这个词很有专属意义,既是表显佛法的高端圆满境界,同时也形容观音菩萨度化众生的蓝图。题目合起来看,观世音菩萨代表人,普门代表法,前者是人妙,后者是法妙,和合一味属于人法立题的形式风格。

具体来讲,“普”就是普遍的意思,“门”有通往到达的作用,我们的一念真如心可以普遍地作用于一切时空交错处,应运而起会成为一种形态惯性,直接首尾呼应成一套系统,就是门的作用。如果觉得这样解释太潮,传统说比如三界六道的划分,就是一种门道,十法界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的心与五戒十善相结合,这门就通往人天的世界;如果我们的心体现为无我空性的觉悟,这门通往的就是声闻圣人的境界;如果我们的心与五逆十恶势力勾结成形,将来地狱之门就畅通无阻了。所以应当知道,我们的一念心具备了全部形态的可能,但是凡夫的心量确定中,一个门只能够通到一个地方,而菩萨心境就能同步将全部形态面面俱到,就是“普门”。

“普门”可以从各种角度来进行阐释:比如说断烦恼,如果从差别次第的角度,得先伏后断,伏就是压着不让发作,断就是连根彻底拔起,断也要一品一品地断,如果是普门断惑则没这么多讲究,一断一切烦恼皆断,没有一惑不断,这就叫“断惑普门”;再比如我们常常说修行的法门,号称有八万四千,但实际上一门修行成就,门门自然都通,念阿弥陀佛号称总持法门就是这个功德,所以叫“入法门普门”;还有度化众生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可是无边之量如何度尽!悟到众生为我自性心中之众生,所以自性众生誓愿度,就全部得度,这就是“弘誓普门”。

当然观音菩萨的根本法是大慈大悲,我们主要从慈悲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慈悲有三种差别:第一种叫“生缘慈悲”,说为“爱见慈悲”更好理解一些,实际上就是我们凡夫的恻隐之心,的确很善良,但这是立足于带情见有亲疏的慈悲,如父母对子女,看着就心疼,但是别人家的子女也是子女,看着就不一样了,对被老虎吃了的人能生起同情心,对牛羊等动物就觉得该是自己的一盘菜,这是一种分别染污的慈悲,不叫普门慈悲;第二种是“法缘慈悲”,比凡夫强,属于二乘圣人的慈悲,他们知道一切法因缘所生,只管出世不想入世,这种格局导致只能随缘度化有缘,而不能平等普度,并没有达到普门的标准。

唯有第三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话没法理解,只能实践中体悟。诸菩萨证到众生是自性中所显,与自己一体之众生,只管度众生才是度自己的最好方法、最佳效果,所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没有人我的分别,终日度众生没有功勋可记录,这才是观音菩萨的慈悲普门,以平等心对待就叫“普”,一切众生皆度脱就是“门”。他的这种等观视野及行持,兑现在凡夫的感受中就是“普门慈悲”。

当然讲了好几段,也没正面回应的讲解一下普门,好像都是用其他的法来衬托表显才好领会。实际上观音菩萨圆通境界,分身散影的神通,遍洒甘露的清净,都是在说普门,善闻法义的有缘听得可能有点意思,问,何谓普门?答,普门以无门为门。就是没有门所以都是门。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普门品(4)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题目大义——菩萨

昨天经题讲了观音菩萨的圣号功德,专业的说法观世音是“别名”;今天再好生了解一下什么是“菩萨”,专业的说法菩萨叫“通名”。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就是觉悟有情、自利利他的意思,有时候也称为“大道心众生”。因为菩萨的身份就意味着他们信的是大法,解的是大义,发了大心,勤求大果,修的大行,能证大道。这个身份的标志就是彻头彻尾成佛之道上的大乘行者。

如果从内证的境界而论,啥行动也没动,什么本事也没有,但是只要心地发了利益众生的愿望,自己得度与否也不在乎,只想着度人的行者也算菩萨,叫“发心菩萨”;如果修行己经上道,按照前面讲过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次第,修因证果地往上修,想要最终成佛,叫“因地菩萨”。这些菩萨的功德,十行之前以自利为主,十回向以利他为主。初地到七地算标准的菩萨,八地开始更厉害的情况下,有时候叫摩诃萨。还有一种是“果地菩萨”,就是早就成佛了,为了护持其他的佛度化众生果后行因,示现成为菩萨的身份,或者等观世间看看什么时候哪个地方出现因缘,稳准狠地点化一下当事人。当时先让他对世间从此看破,对佛法生起信心,后续的看情况再说。总之不管是身份上示作释迦如来的弟子,还是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的日常工作,观音菩萨都是果地菩萨的典型代表。

上述一番解释说起来非常顺溜,但是真正行菩萨道却十分的艰辛。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无我利他发心和行动。学修佛法的人,真正地理解菩萨的境界,乃至感同深受地去临摹菩萨的品质,也要有个从浅入深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刚刚开始学佛,诵读三藏教典,字里行间菩萨这个词汇频频出现,但不一定对法产生受用,对佛菩萨生起依止仰靠的心,那菩萨只是在经文间而已。渐渐多闻多思,亲近善知识、道友,信仰从平面变得立体,从表面进入心里,举手投足都让人感到心有菩萨,这个时候菩萨就到心间。慢慢地朝拜参访,随着福报智慧的增长,在生活里路途中会遇到不可思议的人、经历不可思议的事,或当时匪夷所思或事后恍然大悟,原来经典中说的是真的,菩萨就在人间。这样终于上道会修行了,越来越明白什么是佛法,信心越坚固菩萨越加持,甚至生生世世追着来度化,菩萨近在咫尺而一直浑然不知,终于有所觉察,原来菩萨在身边。

然而再怎么虔诚,千方百计地去相应,始终还是站在菩萨的对面,质的飞跃是从依止菩萨转为自己发心作菩萨!才能真正尝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道情怀,也就差不多和观音菩萨一条心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普门品(3)

一部经典理所当然要从题目开始讲起,按照老祖宗的话说叫“提纲挈领”。“提纲”则众目张,好比收渔网,“挈领”则襟袖至,好比叠衣服。总而言之,明白经题就抓住了法门的核心要领,不会跑偏,学修起来不会舍本逐末。这个题目有几个要点:首先是观世音,何许人也,为什么这样称呼,其中有什么功德;其次,什么是菩萨,怎么才能从求菩萨升华至做菩萨;最后领悟一下普门是个什么样形状的门!这三大问题听明白,就算明了本品大意了。

“观世音菩萨”这个圣号,大家早已十二分熟悉,如果深入解析,就可知不仅仅是寻声救苦有求必应,观其音声而得解脱,甚至可以说涵盖了整个佛法的教义。比如说依前面讲的中观法门看,“观”表显的是自性空,“世”体现的是缘起有,而“音”,若说有则看不见摸不着,若说无又声声不断,正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从天台止观而言,“观”就是止,“世”就是观,此菩萨因地正是依“音”为对境,修习止观而成正果;从三藏教法论,“观”就是经,“世”就是律,“音”就是论;从于此“世”间度化众生的方式来看,“观”就是圣默然,名为宗,“音”就是圣说法,称作教;再从这一期示现来看,极乐世界是他的根本道场,所以他的本师弥陀教主号称无量光寿,而娑婆世界是他的应化道场,只因与此以音声做佛事处偏有因缘所以名叫“观世音”。如此种种解释并非牵强附会,只是因为此“观世音”之圣号,既是十方众生之妙庄严路,亦是十方诸佛之功德海,在经典中的专业说法,叫“获二殊胜”。

上述一番风味解释,如果大家一气呵成地都领悟到了,说明前面的课程听进去了。否则再从下面开始来贯解。

观音菩萨的名号太多太多,在中国佛教中有时也会称其为“施无畏者”、“普门大士”、“慈航大士”、“大慈大悲主”、“正法金刚”等等,只因功德无量,所以名号无量。依据经论中的解释,常见的有三品称谓,除了“观世音”外,还有“光世音”以及“观自在”。“观世音”属于最常用的圣称,意为等观世间,寻声救苦,名观世音。

《普门品》中讲,称名号可以除去七种灾殃,代表语业;礼拜观音菩萨可以满众生的求男求女二愿,代表身业;心存念者可以除贪嗔痴三毒,代表意业。偏就语业而称“观世音”;偏就身业称“光世音”;偏就意业则称“观自在”。这三个名号圆满涵盖了观音菩萨的不护身口意功德,不护的意思就是不用刻意追求,业缘中有求必应已经养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观世音之功德以慈悲喜舍为常态,寻声救苦对菩萨而言,就是一件不这样才怪的事!正因观众生有求皆苦,所以菩萨有求必应,任运成满所愿令其即得解脱,是观音菩萨度生的专利产品——大悲法门。

今天内容虽讲得偏理,闻者可依此理而融入事,能化作现实生活中傻乎乎地就相信观音菩萨真实不虚,这理就全都暗通了!实际上观音菩萨名号的含义、殊胜的意境,以我们不完善的语言、染污分别的概念来加以说明,已经非真实本来的观音菩萨,只是利用此捕风捉影,善巧地领会菩萨大悲性海中的本地风光!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普门品(2)

前面《成佛之道》的内容中我们讲到过菩萨的四摄法门,菩萨度化众生也得按世间的剧本走个剧情。而处于人的世界有王的国土中,度人先度王能出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是十方诸佛菩萨早已达成的共识。南北朝《法华经》翻译完毕的同时,在十六国之一的北凉,显现出一次机缘。

当时的国主叫沮渠蒙逊,突然间得了一种怪病,举国之医束手无策,有一位印度来的高僧昙无谶尊者,用道力观到此病不是身体四大不调的原因,而是过去世恶业成熟所报的业障病。想要解除宿世的冤业,必须用佛之法药才能医好,于是就告诉他最好持诵《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承观音菩萨的威德之力可以痊愈。北凉王闻即信受,依之而行,读诵《普门品》也持念观音菩萨名号,果然“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病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居然就好了。从此顿信不疑,下令国民都抄写流通《普门品》,以期护国佑民,普门一品在东土单行独盛的序幕至此拉开!

在此插个小段,我人生活中也有违缘病业,手头也有经咒,也会持名,为什么好像没有灵到这么个效果呢?除了烦恼厚重福德浅薄的通病外,有几点不到位:首先疑根太粗没有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灵不灵的发心,感应力小;其次求效心太切,不能全身心仰靠,安心读诵持名;第三有为心太重,心不在道俗心极浓,好像利用人脉关系到处活动一样,世间聪明总是抓不住重点。仅此而已!

这里讲一则感应典故测试一下我人的信心。古时浙江上虞有一米商,虔诚供奉观音菩萨已久,一晚梦里菩萨告知有大难特来相救,并说了一首偈颂,“逢桥莫停舟,遇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苍蝇捧笔头。”次日雇船运米风雨大作,途径桥孔避雨时突然想起第一句话,赶紧催着开船,刚刚离开桥洞,桥就坍塌,由此躲过一劫。从此更加虔诚礼拜称念。又一日去殿堂拜佛起身时,佛前琉璃灯掉落油洒了一地,又想起第二句遇油抹头的告诫,他即刻照办。半夜间闻到血腥味,一看枕边发妻被人所杀,岳父断定为他所害就告到衙门,判案官也认定其为凶手,提笔画押时飞来一群苍蝇笔下不去,觉得此事蹊跷叫他来问话。这才一五一十将菩萨梦中所示道出,分析出三升米当剩七升糠,一打听果然有个叫康七的人,抓来一审正是杀人元凶,素日与其妻有奸情,同谋欲致米商于死地。结果行凶时一摸头上有油,以为是女人,就把旁边的人杀掉而逃,谁知道人算不如因果算,如意算盘竟然打成了这么个结局。这判案官一听觉得菩萨神力不可思议,也从此笃信佛法,而米商则因成果熟,看破红尘,索性出家修道去了!

细品这则古人典故,正是主人翁常念常恭敬观音菩萨的善根福德,与菩萨救苦大愿相感相应,利用现前因缘从中巧作安排令其与道相交,借枉费心机而显多行不义必自毙之因果报应,将此事件中的所有当事人消业的消业、结缘的结缘、度脱的度脱。千处祈求千处应是封面,为苦海众生作不请之友才是内容。这个本事就叫“普门示现”。

各位有缘听闻也当生起受用,发真诚心皈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这就是“观”;既然如此则全身心靠倒,不论顺逆因缘,一切好坏遭遇,坚信不疑皆是菩萨的安排,自有菩萨的用心,全是菩萨的加持,这就是“世”;这样的正念常住在心,一刻都不会忘记,全都能信得过去,这就是“音”。当然这是本人对观世音菩萨的见解,如果要听个官方讲解,明天再论。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普门品(1)

今天开始与诸位一起学习一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从因缘上论,我们东土众生与观音菩萨的缘分深不可测,菩萨早已一直冥护着此方的国土众生,然能得遇者也不知实情,多误以为成民间信仰,只待佛法传入我国后,大家才醒悟知情罢了。且千百年来,观音菩萨在红尘海中示现、点化、救度的实例不可胜数,甚至比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还要更盛,观音菩萨的影响力,已经溢出佛教本身而无处不在。“户户观世音”的现状,半个亚洲的信仰,足见经文中讲到的观音菩萨“于此世间有大因缘”是真实不虚的。

不慧寄居南海普陀,虽受肉眼凡胎见闻所限,但深信与观音菩萨朝夕相伴,定得蒙菩萨无间摄受。观世音菩萨“普门”的意义,正是不受时空限制有感即应的天然能量,就是说我们的虔诚信心调整到最佳状态的当下,观音菩萨便能入我们的心想,我们的磁场已经和普陀同等清净。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千百年来有缘者屡获成功,前卫科学的研究也愈加证明,只是善根因缘还差点意思者,需要从闻思开始增长福慧,跟上佛法的脉搏,学修《普门品》的根本利益,就是教明我们什么是“感应”。

只是话说回来,观音菩萨是一位只做不说的菩萨,住在同一道场犹如至亲挚爱的家人,每天眼睁睁看着他勇猛观自在,慈眼视众生。真人面前说不得假,一切随喜赞叹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还是随顺释迦本师的真实教导,从启建如来正教因缘开始讲起。

学习《普门品》首先要知道其出处,因为《普门品》并不是一部完整的单行经典。而是出自世尊讲的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妙法莲华经》。佛门素有“成佛的法华”之说,这部经典的功效全部锁定在成佛境界,但是为什么却在第二十五品出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特别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有“开迹显本”之说(注意这会儿用到前面讲的佛教史和天台宗内容),把二十八品的《法华经》前十四品认定为“迹门”,后十四品才是“本门”,也就是说前面迹门讲了一下表面现象知其然,后面的本门才讲深层原因知其所以然。《普门品》位列第二十五品属于本门的范畴,为什么以菩萨为主人翁寻声救苦有目共睹的表象,反而成为《法华经》的深度表法,诸位要善解谛听。

从理上讲,以菩萨名号而立本品的名义,说明有佛可成的执着,亦是成佛的障碍,故而到成佛的临界点最需要破解成佛之相,所以称观音菩萨品,正好表这个法;从事上论,成佛后不是待在净土小资的什么也不干,而是好比普陀山的海鑫轮船公司,不执此岸,不住彼岸,不停止在中流,唯以度化众生为日常业务。这才是佛所行法才能称得上“普门”!在此告诉大家,观世音菩萨真正的慈悲威德究竟法,就是这一期娑婆世界的示现,以菩萨身份而行佛所行功德,实际上早已名为“正法明如来”。《法华经》主要讲佛法、佛性、佛知见,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内容,就是彻头彻尾的佛功德、佛境界。

学习《普门品》要从这个信心走起,有了这样的见地,我们才能领悟哪怕是为了“所求”芝麻绿豆点点滴滴的小事,而常念常恭敬观音菩萨的“能求”之心,在当事人毫不知情下已顿入佛功德海,于娑婆世界心生无畏,与极乐世界结下不解之缘!

为什么《普门品》的单本这么流行天下,得益于一次宫廷的助力典故,明天再告诸位。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