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成佛之道 下的文章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57)

戒断于损他 普施无所畏
失戒众患本 恶趣亦贫困
持戒三善本 增上决定胜
为他净尸罗 则入于大乘
受持净戒者 如护于浮囊
不轻于毁犯 持犯俱不着

这里开始讲六度的第二度持戒,大乘佛法的生活内容就是集积福慧资粮,所以对福报并不排斥,纯正的发心中福报大才有能力推动利他事业,佛经中就有许多大富长者来做护法。然而福报的来源,事业的顺利,也需要从持戒行中获得。持戒直观的效果,就是不损恼他人不损害其利益,正因持戒而断除损他的行为,而形成普遍的对众生施予无畏的事实,体现出利生的积极意义。

如果不能持守净戒,则是所有过失患的根本过患,要遭受下堕三涂以及受贫穷的果报。有时候我们不敢发心去受戒,是因为还没有去受就先想着反正我做不到,这是因为缺乏对戒功德的信心,要知道一样地过日子,受戒比不受戒每天所得的戒功德大得不可思议。具体一点讲,持戒是三善的根本,以增上生心而持戒的,能得增上生人天而得福乐的果报;以出离心而持戒,能够决定证得圣人果位;如果以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持守净戒,这当然就是大乘戒行,为成佛的正因了。从中可见,大乘的戒行依然是立足于菩提心的支持,并不是不持戒才叫自在无碍,有一些见解以为持戒是小乘的执着,而大乘佛法就什么都可以做,不用在乎,纯属邪见!

受戒后所得的戒体的力量,可以说是三宝恒随的加持,因为当有可能要犯戒的时候,要么是外境的引发太猛烈,要么是内心的烦恼过于炽盛,所以常要以十二分的力量来护持净戒,这也是定力的养成。在经典中比喻护戒应当如护浮囊一样的万分小心,浮囊就是在水中的依靠,如果浮囊被穿了孔,那么就会泄气而令人沉水溺亡。戒体也是如此,一旦破坏就使行者溺入生死大海。

菩萨的持戒,不会违背前面讲的大乘利他心的原则,所以自己尽心持戒清净,但也绝不会看不起毁犯了戒的行者,如果从慈悲的角度,岂不是应该更加的对此生怜悯之心。所以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人,如老说别人犯戒,那么他自己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如果从方便善巧的高度来看,确实要依三轮体空的境界来持戒,不管是持抑或有犯,究竟也没有持犯之定相,两不执着就是持戒波罗蜜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56)

身及诸受用 三世一切善
为利诸众生 无惜而行施
下士为己施 中士解脱施
利他一切施 是则名大士
财法无畏施 难施殷勤施
闻施心欢喜 胜于寂灭乐
或有不应施 自他及所为
施以舍心胜 常修于意乐
三轮处处着 是施名世间
三轮空相应 出世波罗蜜

迈入大乘佛法,首先想到的日常行为就是布施。在人天法中布施属于三福业的范畴。在声闻乘中出于对自了的急需解决,布施并非重要的加行。然而在利益众生为本的菩萨道中,布施成了最重要最必要的项目,排在了六度法门的首位,因为布施的发心与舍己利他的菩提心行最为相应。

并且大乘的布施法,与前面讲的相较而言,内涵更为深广,菩萨为了利益有情众生,可以毫无保留地修布施行,布施的境界高低与功德大小,要从发心处看起。为了自己获得福报而去行布施,其中功利心在所难免,使得质量较低成为下品布施;为了求解脱而去布施,希望不会被物质所累,属于中品布施;为了利益他人而行布施,产生拔苦与乐的效果,进一步不仅是外在财富物质,乃至自己的身心修行功德,全部都可以无条件施于众生,这才是上品的布施境界。

布施的种类有三:第一叫财施,我们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所以布施钱财称为外财施,相对外财还有内财施,就是我们的身体甚至生命,比如生活中有人会捐出器官或者骨髓救他人的命,都属于内财施;第二种叫法施,世间的学问技巧教育别人,特别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都是法布施;第三种无畏施,解救危难之际的众生令其脱离恐惧,观音菩萨正因寻声救苦的功德而被称为施无畏者。从大乘布施的深度来看,好像财施特别是外财施最为粗浅,然而从大乘圆融无碍的见解来看,这些布施也是互融互摄的。佛教史上有个公案,姓庞的一位大富长者居士,把家资万贯全部倒入江中,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布施给穷苦的人,这样自己也有功德,他回答说,我生生世世为布施所累。会看的人可以理解,这个公案在全面地讲解财施法施无畏施。而放生的行为,也同时具备三种布施,拿钱买物念三皈依,解救了一些马上就要断命的众生,非常圆满到位的布施功德。

所以菩萨的布施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特别是自己还不够多余,或者最为心爱之物,乃至极难的牺牲行径,也可以难舍能舍。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并非等人上门不得已而为之。由大乘佛法见解的滋养,菩萨并不会因常行布施而生疲厌,反而一有机会布施就心生欢喜,比罗汉的解脱境界更胜一筹。大家理解一下,如果真想成佛,那么资粮自动送上门来,何乐不为呢!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因为在染土的缘故,所以有时候布施也许会呈现善因感恶果的局面,比如自己境界不够就强行不惜生命的代价去布施,或者布施出去增加了别人的恶业,都应该用智慧进行抉择。同时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够丰满,也是可以用意乐来行布施,比如见别人难舍能舍而真心随喜赞叹,或者观想一切功德上供下施都是可以的,果报也同样不可思议!

最后要说一下大乘佛法布施的基本原则,就是三轮体空,以执着心而行布施只能带来世间的果报,而不去执着施者、受者、所施物才能与空性相应,般若波罗蜜才是成佛的正因,所谓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意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段具体内容,无尽意菩萨把身上的珠宝首饰都拿出来,发心要供养观音菩萨,按理说这应该是财施,但是无尽意菩萨当时却说,请仁者接受此法施,这段情节表达的正是此三轮体空的内涵。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55)

菩萨之学处 十善行为本
摄为三聚戒 七众所通行
退失菩提心 嫉悭与嗔慢
障于利他行 违失大乘戒
总摄菩提道 六度与四摄
渐入于诸地 圆满佛功德

什么是菩萨的学处!就是指以十善行为根本的菩萨戒,虽然人天乘中已经要求,在菩提心相资的前提下,十善依然是菩萨的正行。如果体现成戒律,从断恶的角度称为律仪戒;从修善的层面叫摄善法戒;从度化众生的层面叫饶益有情戒。如果在前面讲的声闻乘而言,戒有男女僧俗的种类,七众的差别,提升到菩萨戒的层面,就不拘于此身份生理上的差异,唯以断恶修善度众生为其核心重点,是七众弟子们共同奉行的原则。

可见,菩萨戒的重点在于菩提心性的持续稳定,佛教中常讲:“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菩提心可以称为菩萨戒的根本总戒,如果继续以凡夫的心态混日子,或者像只想着自己解脱,就丧失掉上求下化的成佛格局,退失了菩提心,是十分可悲的事情!

依照瑜伽菩萨戒的内容要求,有四项重戒属于菩萨不可以犯的错误:第一是嫉,度化众生的生活中,发现别人拥有的资源比自己优秀,比如来自大家心理上的恭敬或者物质上的供养,因而生嫉妒心故意抵毁别人;第二是悭,面对来求助的人,在悭吝心的驱使下,于法于财都不肯施舍;第三是嗔,对众生生起怨恨心,久久不能平复;第四是慢,自以为很了不起,优越感十足,不具备虚心待人。这四种心都会对菩萨道产生极大障碍,有一条出现问题,就违背了大乘菩萨净戒。现实生活中受了戒的佛弟子,往往喜欢在外相上注重持守,难度系数更大菩提心的执行能力,却因为大家都难以达标也就互相默许不计较了,殊不知这对于成佛的障碍之大,才是真正要命的症结。

拥有一颗纯真的菩提心,便可以天地大众生广地放开手脚行菩萨道,总结一下六度四摄算是典型代表。六度大家基本都知道,因为乘此项目可以到达彼岸,也叫六波罗蜜。四摄法具体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案设计,实操起来就是多行布施与众生结缘才好有机会度化,从语言上安抚鼓励令其欢喜信任借机度化,可以走进他的生活事业中更容易接触他利益他而行度化,经中讲到有的菩萨为度化一个众生,可以随着他的因缘穷追不舍去六道中去度化,想法设法地令他得成佛之大利!这就叫菩萨!

在这样的修学历程中,由浅入深,由生转熟,道行越来越厉害,引发功德无量,渐渐登上成佛次第台阶,终究圆满成佛。框架大概如此,细节将在后面依次展开说明。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54)

发心名菩萨 众生之上首
世出世功德 悉由菩萨有
菩萨之所乘 菩提心相应
慈悲为上首 空慧是方便
依此三要门 善修一切行
一切行皆入 成佛之一乘

终于讲到菩萨这个十分亲切的人物了,我们之所以信赖他,因为他的发心决定了其人格魅力,菩提心的具体内容就是慈悲。因为国人好简称为菩萨,全称应该是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有时候也称为大道心众生,修学大乘佛道的主力军。只要菩提心一发就是菩萨,哪怕还没有什么圣人本事,但已经是众生中最具潜力的人,不但是一般凡夫,包括二乘人也应该尊重。佛教中有个典故,师徒俩一块前行,徒弟小沙弥拿着东西跟在师父后面,心里想要度一切众生,师父是证罗汉果位圣人,马上知道他的发心,就礼让他在前面走而自己跟着,一会儿他的心又退了,师父又让跟在后面背包,从中可以看出发心菩萨的可贵品质。

修学菩萨行的人,发起菩提心后为了令其坚固,制伏烦恼,勤修六度法门,应当发广大的弘愿,集结福慧资粮,我们常常念诵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乃至“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菩提行者的事业格局,这样深广的愿行,保障了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使菩萨成为一切善法的大本营。

我们常听一句话,用行山来填愿海,这是菩萨修行的写照,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那种境界实在让人感动向往。菩萨的修行并非是不接地气的口号,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有几个要求:首先要与菩提心步调一致,其次体现大悲情怀,第三要与空性相适应。比如说行六度中的布施法,我们在发心的时候决不是为了再多赚点儿,而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向而付出的行动,当然如果说多赚点儿真的是为了更多机会利益众生也可以。再者布施的起因应该是出于慈悲的本能,在布施的时候不可以有优越感,或者沽名钓誉功利心,而是极力往三轮体空靠拢,不执着施者、受者,以及所施的财物,大家都知道六度中压轴地位的正是空性智慧。

如果把这三个核心价值观把握好,那么一切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不离其行就统编到一乘佛法上来,世间的善法五戒十善,出世间的解脱法四谛十二因缘,全部都是一乘之行,成佛之道。菩提心的伟大妙用,犹如点石成金般不可思议,我们听到这里也十分庆幸,自己过去入道的时候缘的是大乘种性,这也是能够信受净土法门的必备资格!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53)

或以信愿入 或智或悲入
或依声闻入 或天或人入
趣入大乘者 直入或回入
相应诸教法 实说方便说
众生有佛性 理性亦行性
初以习成性 次依性成习
以是待修习 一切佛皆成

大乘佛法的殊胜无比,其中有个特点就是并非高高在上,反而是更为接地气的学修状态,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运载模式。我们简明地判别行者是否大乘心行,看其是否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证法性的菩提心,这种境界很高,凡夫不能胜任,名符其实契入自他平等的境界,已经成为登地菩萨,胸有成竹,非常欢喜;另一种叫做世俗菩提心,以凡夫的身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愿利益一切有情。这种发心在我们而言也是人人有份的,不必害怕自己不可能这么崇高,只要真心而发就是菩萨,所以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会问,汝是菩萨否?就可以真诚地说:是菩萨!

颂文中说有三种发大乘心的方便入口:比如对大乘法生起决定的信解而发起大愿,地藏菩萨和普贤菩萨这样性格的人;或者观察众生受苦受难、无有依怙之处、为欲望驱使造业轮回而生起大悲救度之心,像观音菩萨这样的;也有向往佛的大圆满觉,希望与佛一样有微妙的智慧而发菩提心,像是文殊菩萨一样的。

以上是心行上而言,从身份上论也各有不同:有些人是以声闻乘的行持而入的大乘佛法,正法时期这种情况比较多,有种说法叫外现罗汉身,内秘菩萨行;有些是从天乘行者的身份入的大乘法,像法时期比较常见;现在这个时代是末法时期,从人乘行而入大乘,已经是很难得,或者说是只有这样才能的事情了。

另,有些根性是天生的大乘佛法因缘,所以他过去栽培的就是菩萨种性,从显现上就会直接入到大乘法而起修;有些则是先修别乘,到了一定地步或者因缘拐点出现,回转现心转向大乘佛法,专业的说法叫回心向大的阿罗汉或辟支佛。直入主题的一类就是实话实说相应的教法,回心向大的算是经历了方便的教化继而进向佛道。

不论哪种根性如何契入,大乘法的不共教义,根本的基石在于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才是“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的原理。所谓佛性,直白一点讲就是成佛的可能性。从理论角度看,佛性是天赋本具的,并不是后天成功的。但是如果不具体起修,这个成佛的可能性永远不可能,所以又需要发心修证,逐渐明白。前者叫理佛性,后者叫行佛性。

如果从具体策略来看,先以成佛闻法为因缘,种植的因即是大乘佛法的种性类型,叫“初以习成性”。进而利用此种性不断地提高德行道力,坚持不懈,叫“次依性成习”。这里的性就是种性,指出实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习就是熏习,坚持这个种性最终圆满收成,使因性成为现性。

最后两句的意思,只要这样做,谁都能成佛。完事!
请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