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佛教宗派 下的文章

正趣微课堂 佛教宗派(11)

讲唯识宗之前,先告诉大家唯识宗的宗风,或者更恰当地说是学风,有人特点就是容易引起知识分子的关爱。本宗对宇宙人生的解析,风格显得更现实、现代主义,貌似一种更理性的体验,摄受许多好学知识、有文化的人士来学修佛法。

之所以又称法相宗,是指分析诸法相状的意思。再具体一点就是解析身心与世界的构成。主要从两大板块:其一讲解身心世界的存在结构是什么样;其二说明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如何动起来的。比如说轮回的流水线如何进行,幕后的操盘手到底是谁。这里且分门而论。

有时候我们难以理解字面的立体轮廓,是因为对熟悉词汇所折射的实况并不熟知,比如说“法”的具体意思,是指大家对所有事物约定成形的定位认知。唯识首先将现有的世界从精神到物质分了“五位百法”,五位是指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五种。

“心法”的范围,我们凡夫反观能力够得着的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感官。还有两个识圣人才能觉察,就是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前者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深深感受有“我”,后者则更像个仓库,源源不断提供证据让末那识认定有“我”。这八大精神支柱共同演绎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属于精神层面的还有“心所有法”,就是心法产生的波及作用,比如我们常说:“你注意一下这个问题”,“注意”这个心理作用,就是典型的“心所有法”。

“色法”比较好理解,就是一切物质世界的呈现;“心不相应行法”虽然听起来很怪,实际上空间、时间、还有数据等,都属于这个类别。前面的叫有为世间法,第五种“无为法”则指向出世间的境地,比如说有一个叫“真如无为”,当然这是指境界本身,而非我们一听就产生共鸣的攀缘心势。粗论这五大类,具体有一百种细化名目,想深入了解的,《百法明门论》有系统讲解。这就是佛讲唯识学的时候对世界的描述。通过这样的认知就可以悟到“万法唯识”。

关于因果轮回,唯识把因称为“种子”,把已成事实之果叫“现行”,由现行熏种子,再由种子起现行,合称“种现熏生”,就是轮回的正在进行时。这一切动态的幕后操盘手就是阿赖耶识。比如说我们今生前六识日常造的业因,形成烙印含藏在阿赖耶识,由末那识揪住不放,到后世又再度变现,所遇的人所经的事,完全就是上辈子的原形。这个过程就统称“唯识所变”。

讲完唯识再告诉大家,因为唯识宗所依的经论很多,号称六经十一论,经典除了华严、楞伽等之外,最具专业性的是《解深密经》,十一论中则有几部入门的教材,比如《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所以显得唯识学起来很有嚼劲,不善取法义的人学进去容易学出来难,有可能是没学通透的缘故。学佛的根本利益是解脱,唯识佛法最终还是以“二无我”为宗旨,所以悟到唯独有识的“唯”,比记住唯独有识的“识”更重要。有心者不妨学习看,到底什么是唯识!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佛教宗派(10)

今天学习三论宗,这个宗本来称中观,是依着佛讲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空性思想而立宗,主要的法本是三部论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所以就又称三论宗了。除了三部论之外,立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有四大经四小经之说。四大经是《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和《大般若经》;后者则是指《维摩诘经》、《佛藏经》、《诸法无行经》以及《思益梵天所问经》。

本宗的性格直爽而不留情面,不像天台、华严那么善于谈玄说妙,更多的是对般若毕竟空性的运用,体现的宗风号称“破邪显正”,认为凡有所得都为邪,无所得才是正,在这样的立场下,外道、小乘,乃至有所得大乘,都成为所破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入无得正观、中道实相。我们从他所依的法本中挑几个点来感受一下他的道风。

很多人都认为佛教才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就是基于三论宗的中观见解。三论宗所破斥的神有两种概念,一个叫“大神我”,就是否定有主宰性的创世的绝对的神;另外一个“小神我”,是指误以为四大五蕴的组合体中住着一个主观能动的我,也就是佛法中常说的我执。所以《百论》的第一品就是《破神品》。但是六道轮回中的鬼神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缘起众生界的一分子而已。在这一点上我们学佛的行者应该心中有数。

三论宗修行的观法,见解非常的独到。认为学习教义的当下就是在修观法,教即是观,教外并没有独立有效的观法。所以对于思辨法义极其讲究细致,否定一切的执着定见,所有言论全部都指向无所得的正观。比如《中论》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说:“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我们一般人都认为万法是从无到有而“生”成的,三论宗认为“生”这个现象禁不起推敲:如果说事物是自生的情况实际不能成立,因为当成为生的时候就意味着是两个事物,一个对于另一个而言,不属于自而成为他了;如果认为事物是他生也不对,因为没有自就不能相对建立他;自他皆不能生,共同也不可能生,好比一颗沙子榨不出油,两颗一起也不出油。除了自、他、共三种渠道再不可能有其他机会获得生的机会,所以“生”这个现象是彻头彻尾的错觉。佛法中常讲“诸法无生”,就是从这个意义而言。原文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这里提醒一下,三论宗说无生,是破斥对生的定执,并不是连假借因缘合和而生的法也破,属于“破想不破法”,如果去破法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他当真了。所以真正高手的操作手法就是“世事难了何妨不了了之”。

再比如说“去”这个现象,生活中都是从这儿到那儿就叫去,仔细一看并没有这回事,首先要明确,去的行为肯定只能于正在去的时间段发生,因为未去时的时候去的行为还没有发生,故而没有去,已去后去的行为已经停止,故而也没有去,现在的问题是去的时间段也没有去这个行为,去的时候必须有去的行为发生才能叫去的时候,现在去的行为没办法建立,还要等去的时候出现才能证明去的行为,而实际情况是去的时候也没有,没有去的时候,当然就没有去的时候的去的行为。所以说“去”这件事就是妄想。

相信大家已经被三论教义绕得找不着北了,但是不要忘了这有个妙不可言的作用,能让我们在语言和思维的路上走到尽头,就会悟道。另外从教理来看,三论最忠诚地守护了般若空性的原则,上述一大堆思辨内容的原型,就是《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最后提及一下,三论宗对佛陀教法的说明判断,简单明了,认为一切教法只有大、小乘两种颜色,小乘叫“声闻藏”,大乘叫“菩萨藏”。三论宗不论什么都直接痛快,而唯识宗却是另外一种风格,明天了解。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佛教宗派(9)

今天继续来关注华严宗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和洞察真相的方法,华严宗把世界宇宙分为四种法界,想要悟入乃至证入的观法有三种法界观门。先插个小曲,老是提及“法界”这个词语,似乎很熟,到底什么意思也没有感觉,法就是万事万物,森罗万象而各有界面,统而言之就叫“法界”。因为佛法的宇宙观极为深广且多重,只用单边的世界来形容总不到位,法界一词既具有超越性又易于和心性来对接,就用习惯了。

四种法界最浅近的一重是“事法界”,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万事万物,有具体差别的现象世界,统称“事法界”。再深入一重叫“理法界”,这个理不是道理的理,而是指相对于现象的本体,就是“理法界”。合二为一的当下来看,叫“事理无碍法界”,本体的统一和事相的差别并非不可调和,实际情况反而是相即不相离的,失去现象哪里找本体,本体本来全是现象,这是“事理无碍法界”。华严的最高境界是“事事无碍法界”,既然本体属于现象,现象就是本体,那就直接说现象自然全部都是本体的情状,万法相互影响又相互无妨又相互转化,整个法界无非就这点本事,叫“事事无碍法界”。

常用经中的一个公案说明问题,维摩诘住的房子一丈见方,文殊菩萨不知趣带一堆人来作客,没有坐的地方,就从须弥灯王佛处借来几十万里高的三万二千个法座,放在丈室中,然后大家就聊天。比室大的座没变小,比座小的屋没变大,房子是一件事物法座也是一件事物,所以诸位,这就叫“事事无碍”,在我们凡夫心中存在可不可以、能不能够的差别,但在圣者的世界观中没有任何包袱,就能实现无尽的缘起和打破常规的兼容。

从道理上来讲比较干涩,我们还是拿件熟悉的实物比喻说明,作个心性体验。比如黄金这个法,如果把黄金定位为事理无碍,那么黄就是“事法界”;金就是“理法界”;黄与金一体化就是“事理无碍法界”;索性就不用说金了,凡是一看黄的项链戒指耳环就知道是金,这个金想做什么都可以,随便发挥没有任何问题,就叫“事事无碍法界”。只能用口说到这儿,自己用心体悟,造化好点的说不定当下就开悟了,开不了没关系,可以用观法逐渐深入。

华严宗依“事法界”为修行的对境,建立三重观法。观一切法为空无自性,是对应理法界的“真空观”;观察理都在事上体现,没有一件事不是理,就是第二重“事理无碍观”;既然真理遍于任何时候所有地点一切因缘之事相,事相与真理无碍,对应事事无碍法界,而建立“周遍含融观”。

华严宗还有一些思想概念,比如十玄门、六相、海印三昧、法界缘起等一系列的法境,说法不一境界不异,实际都是在表达无碍的内涵。再回到我们对心的解析,天台宗认为一切本来如此,华严宗则讲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说天台宗表的是一念圆融心,华严宗就是一念无碍心。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佛教宗派(8)

世出世间的见解确实不在同一个频道。依世间看,扬此通常会被认为抑彼,说这好就认为那不好。依出世间看,专弘哪个宗派便偏赞哪个宗派,偏赞一个宗派同时并不代表反对另外一个宗派,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而评为最佳,这种思想正是华严宗的无碍境界。

面对佛陀所说的教法,与天台五时八教说明方式不同的是,华严宗认为是“三时五教”。三时的线条很明朗,首先佛刚刚成道的时候说《华严经》,是转无上圆满的“根本法轮”,好比晨日初升先照亮高山,称为“日出先照时”;其次,先说《阿含经》等小教,再说方等经典,最后讲般若性空,是转“依本起末法轮”,好比太阳升至当午,转照广阔的高原地区,称为“日升转照时”;最后在法华会上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三乘同归一乘,是转“摄末归本法轮”,好比太阳将落的时候还照射着高山,称为“日没还照时”。按照这样的次第部署进行说教,就是华严宗对于佛陀一代教法用意的认识定位。

同样,相对于天台宗的八教判法,华严宗认为一切经典用小、始、终、顿、圆便可以分析到位。“小教”是佛对劣根小机所讲我空之理的部分,也就是讲《阿含经》、《俱舍论》等内容。“始教”是指进入大乘的初期阶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始教,讲唯识佛法,但不说一切众生成佛;另一种空始教,讲般若波罗蜜,只说真空无相,不说大乘妙理。所以始教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有所得的大乘。“终教”即是大乘的终极之教,与始教不同的主要的标志是也说成佛之理。“顿教”,则是不立阶次直指本性的顿悟顿修之教。最后讲到“圆教”,圆满具足圆融无碍的教法,本宗看来当然是指《华严经》的义理!

华严宗的三时五教判法,与天台宗最推崇法华一样,把华严置于最高地位,但是华严宗除了认为《华严经》是一乘究竟教外,同样认为法华也是究竟一乘教法,把两者的差别也表述得十分明确。认为法华属于“同教一乘”,就是虽然讲成佛的事儿,但是会三归一的内容中还夹杂着三乘佛法,所以虽然是一乘,只能称为同教,意思是成佛的内容不够绝对。而华严则属于“别教一乘”,完全没有拖泥带水地涉及二乘三乘的内容,讲的就是绝对纯粹的成佛干货。

上述这段说法再与我们今天的开头首尾呼应一下,华严宗为立本宗根本法,在偏赞自宗时提炼教义精华,有别于同教的理念而设计出别教风格,实际上这无妨彼此,假如我们站在法华同教一乘的立场来定位优势,那么同教中有三乘的内容反而体现了圆融的内涵,所以天台宗这边又认为法华属于圆顿,而华严只能够称为大顿。这里说明,佛法立场相吻合怎么说都是殊胜无碍,不论是非只看应机则妙,非要执着高低反成以法谤法,这是学习宗派佛法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正是明天要讲的华严宗最高的理论——事事无碍法界!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正趣微课堂 佛教宗派(7)

昨天我们演习了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其有净心的效果;今天我们看看是否能把心安住在“一念三千”的法境,当有明心的作用。要悟入一念三千,先查一下流水账,从头到尾看看这个量词概念是怎么算出来的。

第一个基数是“十法界”。六道轮回的众生称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称为四圣,从最底层的地狱到最顶端的佛境,一共有十种质量不同的存在感。立足于每一法界,都会有除此法界外的另外九法界配套,比如我们人世界为本部,就有地狱、饿鬼、畜生,或者天人、菩萨等九个差别层次并存,这样每一法界为本都并存着十法界,十法界互相兼容互相具有,十乘以十就是一百个法界。简称“百界”。

第二个基数叫“千如”。具体情况是佛在《法华经》中为了表达“一切境界的本来面目就是一切境界,一切境界一直是真如实相”,为了防止修道者在一切境界之外再去谋求真如实相,说了一个“十如是”的概念。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这个为了更清楚要逐个讲一下:“如是相”是指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外貌形象,如长短方圆;“如是性”是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如冷热软硬;“如是体”是说人与物都有各自的体质;“如是力”则说各有不同的力量作用,如水能解渴灯可照明;“如是作”是指万物各有各的造作成就;“如是因”,一切事物都是由因引起;“如是缘”,一切事物都是由缘诱发;“如是果”是指任何因遇上缘一定有果;“如是报”是说有果以后享受这个成果时才能叫报;“如是本末究竟”是把千差万别的人、法、事物统观到法性上来,前九种是诸法,第十种称实相。所以“十如是”是从专业的角度,对诸法实相非常圆满的说明,然而只去教条地解读会非常懵圈,不如往俗了说,告诉诸位,我们的生活,生活的我们,完全就是真如实相,只有这种绝对唯一的情况,有第二种情况就是妄想!好了,前面的百世界中处处都是这十种如是,百乘以十叫做千如,总称“百界千如”。

第三个基数,把整个世界从三个角度来解剖看待:物质层面的展现叫“器世间”;有主体存在感的叫“众生世间”;结构体系认证叫“五阴世间”(存在感不就是色受想行识吗)。十如是面面俱到地作用着百法界,同时呈现为三种世间,就总称“三千诸法”。又往俗了说,就是所有的宏观国土微观世界、物质生活精神状态,人际交往内心感受,动态也好静态也罢,所有的三千性相诸法,都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一念心所本具的内容,就叫“一念三千”。

总之化繁为简地说,宇宙万物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所显现的,其一切的显现没有一丁点儿不是这一念心本身。天台宗费老大劲组织说明的“一念三千”,就是为讲这个事实,我们的心与这个事实一对应,诸法实相就现前。就能明白什么也不止什么也不观的止观,正是“圆顿止观”。

从天台宗的教义来领悟,本宗对于佛法心地法门的表达,是从一切本来如此的方式而展现,也就是讲的一念“圆融心”。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