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布的文章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5)

顺摄乐行者 在家修法行
顺摄苦行者 出家作沙门
此或乐独住 或乐人间住
或是随信行 或是随法行
虽复种种性 同修出离行

从外相表法的功效来看,出家相已是解脱的一种表达,然而不要忘了佛法的根本是心法,是否真的解脱要看你的心自由了没有,修行当然不只是在几根头发上论高下,也有身不出而心出家的行者,只不过在这个世界的因缘显现不一样而已。

佛陀随顺因缘摄受相应乐行者的人,生活中继续保持在家的身份而修行;随顺因缘摄受适合苦行者的人,成为出家弟子的身份而修行。略微说一下,在印度的出家人很多,包括外道也是完成了出家身份,甚至也有持他们的戒律而修行的,当时的情况是只要出家都统称沙门,后来佛的出家弟子越来越多,他本人又属于释迦族,佛弟子们就特称为“释子沙门”。

同样是出家人,其中的根性又有差别:有些出家人不喜世间应酬,他们爱好独自面对自己默默无闻地修行,在深山老林或者精舍独居清修;另外一类的出家人则因缘天注定要和大众打成一片,在大丛林中和合共住,每日增上道业,他们的认知是宁可在丛林睡觉,也比小庙独居办道要强得多,所以丛林中提倡“大众熏修希胜进”,就是一起共修进步得非常快。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还有两大类型的根性:有的人适合随信行,他对于佛法的认知,仅用信任体现出最大张力,也许道理懂得很少,但是一切的行为都能依佛的教导勤而行之;还有的人属于随法行,他的信仰就好像砌台阶一样,一定要从教义理论中获得原材料。当然这两者应当是同时拥有,前者感性的信仰,后者理性的智慧,合作愉快相当完美,作者分别而论,主要观察到他们初下手的时候不免有些偏重。

总之不论三乘学者,在家、出家,独住、人间住,随信行或者随法行,根性上虽有种种差别迹象,但是同样发起出离心,同样能得解脱行!这最后一句话总结相当重要,揭秘着我们很多时候在为难自己,不懂修行。这里最直白地告诉我们,修行是最没有讲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如法进行的事情,而我们喜欢关注“虽复种种性”,生一些无端的彼此是非,却不知此时正是修行时!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4)

第四章 三乘共法章
  
一切行无常 说诸受皆苦
缘此生厌离 向于解脱道
随机立三乘 正化于声闻
解脱道远离 苦乐之二边

五乘共法,重在人天的保障,三乘共法,请注意要把目光投向出世的解脱。此处才能见证凡圣的分水岭,也是佛法的价值开始真正体现。

其实佛法并非那么难信难解,问题出在人们不太在意也无心去求得解脱、出世间的佛法,首先准备好的应该是真诚相待的出离心。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起点已经太高,所以才会提出世间苦的本质来成全大家入道,好比一只青蛙扔在开水中烫疼了一跃而出尚有一条活路,如果冷水文火慢炖的话则必死无疑,诸佛都是以苦为师而成就的大圆满觉。

然而要认识到世间是苦的本质,先借助一下对无常的观察,一切的拥有获得、一切的美好因缘都不是永恒的,不预警的突变才是他的真实嘴脸,从来不对任何人任何事件留情或者负责,如果真的看穿他的模样且习以为常,那么出离心就会不必刻意油然而生。世间曾经在乎的一切人事都已索然无味,把生命的意义全方位提升到求解脱的日程表上来。

立志出离生死的行者个性也不统一,佛陀方便施设了三乘的渡口,三乘这个概念具体的内容,虽然包括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实际上针对声闻乘用的方式方法比重大一些,这点从效果上看非常明显。前面讲过声闻就是指听闻佛陀声教而得度的弟子,外相上看以出家僧众为主流,他们以求解脱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既不贪图享乐生活,也不去刻意标榜以苦为道,只是顺着佛陀的教导,认为只有生命的觉悟才值得去付出所有的努力。这样的人生确实平凡而伟大!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3)

心性怯畏者 佛说应修念
系念佛法僧 戒施天功德
如入光明聚 阴暗一时失
正念弥勒尊 求生彼净土
法门最希有 近易普及故
见佛时闻法 何忧于退堕

今天是五乘共法的最后一讲,从后面讲起,落地生根在念佛生净土的内容,这里并没有确定生哪一个净土,只是以弥勒净土作为代表而作了一个导引,当然可能会令念阿弥陀佛的人失望或者不相应。实际上大可不必去在意,因为修行纯属于自己的事,这点上看我们一直掌握着主动权,作者本身推介兜率净土也是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作者深入三藏的考量中,仅代表自己一系的因缘抉择而已!

再回过头来看,这一组偈颂要讲的根本内容是六念法门,虽然也有念佛,但和纯粹的求生净土,目的上各有侧重,主要是针对心性比较怯弱多疑,前怕狼后怕虎的个性而施设的,重在于培养念的笃定饱满而作一些训练。具体的内容是:念佛,念佛的相好庄严,一切功德都能具足,神通妙用无比广大;念法,是指系念其清凉灭除热恼的作用,依法而行三观都会很正,是宇宙的真理没错;念僧,系念仰慕他们的超凡趋圣价值观,发菩提心大慈大悲,住持正法身份;念戒,则愿自己不破不犯清净的戒体,这里插一句,破是根本上彻底毁坏,犯尚有机会忏悔弥补;念布施,系念如法的修行布施,从因果上确定他的功效果报而自然常生起欢喜,正在发心布施的时候已经就是福慧在线的说明;念天,则是系念生天的无量胜妙天德福乐报。总结这六念法门,实际上就是系念三宝的功德,前三念是三宝本身,后三念助成对三宝坚定的信解,既是皈依之心圆满的体现,也时时不离三宝的加被护持。能够常系念就好像从阴暗处直接到大光明藏中一样,即刻便感受到佛法的力量。

再来转至末后,具体实践时可以把六念的训练心性和念佛的求生净土有机结合起来,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关系,三界内的修法始终伴随着退却的弊病,如果能往生在净土亲见佛陀现场听法,就没有退堕的后顾之忧了。客观地评价,这个时代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首选。

五乘共法的内容就到这里,以人天为主的基础修法,依然以净土为最终的归趣,从这点来讲,作者本章的内容设置是非常合理且圆满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2)

调摄于三事 心一境名定
渐离于分别 苦乐次第尽
四禅四空处 慈等四无量
佛说诸定法 次第而修习
布施多杂染 禅定向独善
依人向佛道 戒行为宗要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禅定境界应该是修出来才算数,正因如此从理论上先辨明深浅反而显得更加重要,既规划出次第,让没有尝过的人搞清楚到什么地步发生什么情况,同时也防范了别有用心或自以为是的人说什么便是什么,反正面对毫不知情的人好像也不用负什么责,这是长期以来坏乱佛法的症结所在。

鉴于中国佛教禅宗独特盛行,而实践佛法的全部内容又好像都叫禅修,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先了解一下禅定有哪些种类,各自又是怎么定义的。禅宗的禅通常叫祖师禅,他的重点不是修而是悟,默不作声地直接投射在佛的视觉效果自然就明白了。我们这里讲的禅定通常叫如来禅,是通过努力让驿动的心寂静下来,可以从世间的水准一直通往出世间的境地。出世间的属于罗汉、菩萨、佛等圣人,世间的部分也就是一个凡人认真落实便可以做到的四禅八定。

这么一说希望大家不要搞得太复杂,虽然从教义的角度解释,实施禅定叫思维修,称呼禅定叫三摩地,不如用大白话讲禅定就是冷静,冷静永远比热闹占有主动权,越冷静才会越对热闹了如指掌,就像虚空一动不动地看着发生的一切,什么都逃不过它的眼神!禅定功夫正是如此,只有冷静才有机会清净。

禅定须要从训练有素开始,调伏收摄心念,有专注的能力,具体来讲调整身体要平稳正直且放松,调整呼吸不要太粗重使其微细绵长,调整心意集中不要昏昏沉沉或者东想西想。这三个方面调整好容易让心一直持续觉知清净,身心轻安就可以入相当的禅定,有兴趣的看下智者大师写的《童蒙止观》,非常全面。

这样修习不断,完全可以逐一实现四禅八定的目标,不必多说,其中奥妙到者自知。初禅的境界就是梵众天、梵铺天、大梵天的真实心情。其他如图二、图三所示便知。只简单说一句,入了初禅就可以不吃东西而不会饿死,再往上的本事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直至非想非非想的地步依旧是没出生死的凡夫。说这一句话的用意,请大家注意,再听说谁是什么佛菩萨示现,如果连不吃东西饿不死的本事都没有,索性连是真是假都不用费工夫去判断。

初禅开始渐渐离却心存分别的本能,到二禅就差不多没了。从情绪泛滥的身心状态,到只感觉禅定的欣喜不已,逐渐越来越冷静无奇。修到四禅的再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按照佛说的这些禅定依次去修,只有实践证明自己都可以拥有。

如果我们立足人的身份,趋向佛的功德,其中要善于调节利用现状而去侧重行持。比如说持戒是根本,他比修布施有更加如法的优势,因为布施拿捏不准,有可能去恶道或做修罗。修禅定的话只会越来越厌世,又很难趋向度化众生的菩萨行径。简单粗暴地说,生而为人想修成佛,应该以注重持戒为本!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1)

不杀盗邪淫 不妄语两舌
不恶口绮语 离贪嗔邪见
诸善之根本 佛说十善业
人天善所依 三乘圣法立
欲乐不可着 散乱多众苦
依慈住净戒 修定最为乐

今天的内容主题是十善业,必须真诚地讲,在当今的人性调查显示中,提倡人们应当行善有多么的不知趣,现实中的基本情况是干坏事大家情投意合毫不犹豫,做点善事则瞻前顾后,生怕找不到借口作罢。所以基本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往往显得特别不合时宜,没错,这正是佛说五浊恶世的风土人情。在某些层面,修行善法比修空法更难,因为灵性可以随时体验,而善良却需要艰辛地坚持遵守。尽管善良很孤独,好在人善人欺天不欺,了凡四训中的主人翁就是一位极为成功的修善法者,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

十善业可从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来界定标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体力行的善业和前面的五戒是一致的。语言方面的善业则可以细化到四种情况,除了打妄语说谎之外,还有挑拔离间、搬弄是非称为两舌;谩骂、讥笑、讽刺、挖苦、打击别人的话称为恶口,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戏论性的无意味语、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行为的话称为绮语。避免传播这一类的语言,说明口业就守持得很不错了。从意业的角度,具体说来就是调整自己的贪、嗔、痴,使其转化为善意业。因为十善业归根结底还是以意业为主。这里的痴是指我们内心深处一些本能的常以为的邪见。

提倡多去实践活动此十种善业,可以说是佛教徒在世间最基本的形象定位,能够起到摄受众生,引发共鸣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佛陀的方便智慧,既从世间的层面保障了人天的身份,所谓的“人天善所依”,更巧妙的是将三乘圣人的修行相貌,也依于此十善业而成立,所谓的“三乘圣法立”。十善业成为自始至终贯彻落实的德行,让有缘者对佛法产生亲切的好感。

然而最终必要明白的是,单纯的世间福报并不能离五欲之乐,以有为心去看待行持善法依旧是凡夫俗子的散乱心性,真正能够拥有心安理得的状态,还是要在修习禅定中来体验。这便是前面讲勤修三福行的第三个项目——修定。
请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