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学思一点点 印度佛教史(11)

依照龙树菩萨的功德,他的弟子当然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上首弟子,就是提婆菩萨,可以说他们师徒两位,抑小乘破外道,足足撑起了印度大乘佛法的一片天空。

提婆菩萨在佛灭后七百年左右出世,他生在南印度狮子国也即现在的斯里兰卡,属于高贵的婆罗门种姓,与其师同样也曾属于天资极致的轻狂少年。他面貌生得非常英俊,特别是两眼极为清秀,他出去乞食的时候,有一女人对他的眼睛生起爱染贪着,提婆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提婆见状索性就挖了一只眼睛给她看,女人一见惊怖,心生不净观,就发菩提心而得度了。提婆汉译为圣天,就是有圣人智德的意思,因为少了一只眼睛,所以又叫少目天。

他与龙树菩萨的人生初见也很有意思,本来徒弟听到师父的名声不甚服气,准备去辩论法义见个高低,结果一见师法相就深为折服,龙树菩萨让人端出一满钵水,提婆往进去放了一根针,谁也没说一句话,就天注定了师徒的因缘。本来已有成就,跟着龙树菩萨自然学法上日进斗金,接下来就要发挥他们宿世的大愿破邪显正了。

回头来看时况,不仅佛教在发展中进行,外道也同样如此,部派佛教时期的外道也越来根深叶茂。当时中印度摩揭陀国的波吒厘子城僧才陨落,以胜论、数论为代表的外道盛行,国王也支持他们,已经到了僧众都不允许集会的地步。提婆知道后就乞请龙树菩萨同意他去正本清源,先是由龙树菩萨假扮外道,师徒两人演习了数日,最后龙树菩萨终于放心地让弟子去破邪显正,大获全胜!

此后又有南印度一国王,信受邪见,佛教的出家人一律不见,提婆菩萨想借机弘法,就取得了国王的信任,并说自己善于辩论,希望国王为他见证。国王同意后召来八方论士,提婆菩萨登座宣布论题立三宝义:“一切圣中佛最殊胜,若于诸法佛法无比,救世福田僧众第一。若有能屈我此言,当斩首以谢”。外道一听也同样表态,我们要是败了也愿接受斩首的处罚,结果提婆菩萨说我们佛教慈悲万物不行杀生,如果你们败了出家为佛弟子就好了!于是双方立论唇枪舌剑,智慧浅的三言两语、智慧稍深一点的最多两天,所有外道理屈辞穷败下阵来,连续三个月天天有人剃度出家,国王不断派人供养衣钵,三个月的时间度人百万。现在来看看,表面看真理出自于刀光血影,实际上是多么方便善巧的大功德一桩,本人甚至怀疑国王是与提婆菩萨一伙的菩萨最佳示现。

所有辩论的内容,都载于后来的经典之作《百论》,相对于龙树菩萨以针对小乘为主《中论》内容,《百论》针对外道破斥得则更加究竟彻底,破有破空进而破对中道的执着,最忠诚地捍卫了大乘性空思想,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百论》内容。

我们这里切片来体验一下中观性空的见解,比如对我们所说的断烦恼这件事,他认为是一种流俗知见,根本上而言,烦恼“本自不生,今则不断”,这才是正见,也就是说烦恼本来就是空的,你要断才是执着。我们一般把智慧比喻成灯,烦恼比喻成黑暗,智慧断烦恼好比灯照亮黑暗,但中观性空认为,并不存在灯照亮黑暗这回事,因为有灯明时暗已过去,有暗时灯还没明,灯明根本就接触不到暗怎么破暗,如果接触不到暗能破暗,那印度的智慧应该能破中国的烦恼。根本上说明智慧断烦恼是一个悖论,真正的断只有不断而断,也就是不了了之!可能有人听了这段要么糊了,要么会产生与史上同样的误解,什么都破这不是断灭见吗,百论实际上的原理是破想不破法,破解的是我们取相作想,而不是破缘起的现象!这是提婆菩萨的法宝深义。

必定还在凡夫世界,提婆菩萨把正法因缘推至前所未有,同时也埋下隐患,有外道弟子怀恨在心前来寻仇,说你以口破吾师,我以刀破你腹,就刺杀了菩萨。他平静地指点外道如何逃脱,才不会碰到自己的弟子被捉,毕竟他们还没证到无生法忍。这位外道弟子得度不用说是铁板钉钉的事儿,提婆菩萨弟子们见状,痛哭之余要寻找凶手报复,提婆菩萨进行最后的开示,说你们学法不精,他害的只是我往昔的业报,不是我提婆本身!说罢舍报入灭了!这真是无独有偶,提婆菩萨的临命终时的谢幕法会,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朵蓝莲花!
请输入图片描述

标签: 印度佛教史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