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闻思一点点 印度佛教史(10)

今天来讲龙树菩萨,被誉为第二释迦,在我们东土也号称八宗共祖,著作之多称为千部论主,可想而知他对佛教的贡献该有多大。据载在无量劫前,有一位称作大精进龙的大国王,他常亲近龙灯如来受其教化,于其座前以无量珍宝而作供养,有一天把最稀有的珍宝作了一次清仓式的供养,并发宏愿要在释迦佛的教法没落时出家,为正法舍身舍寿!在经中讲,他另有一世名为“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这个受欢迎程度也注定他在此世界的法缘殊胜,并说他最终将在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源光如来。又不由自主讲到法界的背景中,我们先循着印度的佛教史了解一下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出生在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因为在树下出生,就取了个以树名为名的本名叫阿周陀那,正因如此后来号称龙树。从小天资过人,二十岁什么学问都懂,智商满得溢出来,无事生非与几个同伴想体验一下国王的生活,就练成隐身术进了王宫,(说实话这并不是什么大本事,他们向会这门技艺的术士学习还不给教,只给了一颗隐身作用的药丸,龙树闻了一下就说出成份,结果令人震惊了,就教给了他们)从此进出无碍纵情欺凌宫女,引发业障,一个宫女怀孕,国王大怒捉拿妖人,卫士举刀乱砍,三名好友都惨死刀下,龙树全凭躲在身后得以幸免却吓坏了,这件事对他的启发就是悟到欲为苦的根源,从此便出家修道。

出家后三个月就学完经教,他有个功德——看一下经题就知道什么内容。向国王说自己已经圆满佛果,教内人都难以摄受他,他准备自己当教主,让弟子们统一服装,破和合僧团另立门户,已经自负到这份上了。这时有一位大龙菩萨,怜悯他而接他入海中龙宫,里面伏藏的诸多大乘深奥经典让他叹为观止,连续研习了三个月,深入法味如虎带角。《华严经》正是由这次龙宫之行引流向人世间来弘扬。这里提一下,《华严经》的体量分上中下版本,上与中的内容大到人的心意识容纳不下,龙树菩萨取出的是下本,也有十万颂之多,我们现在读到的又有精减,有针对性适合此界人的内容显现给世人。

当一切的见识到位,龙树菩萨启动弘扬大乘振兴佛法的因缘,前面说过,面对的问题既有外道邪说,更多的是小乘偏执。当时南天竺的国王承事外道毁谤正法,龙树菩萨为了摄受他,七年时间在他前面走过,终让国王注意到并说自己是一切智者,途中也曾降服外道神通斗法,更多的是以辩才折服摄受小乘学者,辩论现场的内容极其丰富玄妙,并且原封不动地保持到现在,如果大家想了解乃至深入学习,必须去看其代表著作,就是《中论》、《十二门论》,还有《大智度论》是解释般若经的,内容可称佛教百科全书,对于净土行人来说更加亲切的是《十住毗婆沙论》,在易行品中明确提出难行道和易行道的千古见解!

龙树菩萨的功德,释迦如来有过授记,说他能破有无见,弘扬大乘的缘起性空究竟法义。从无所得的境界而言,空有皆非佛法而是门径,然而听有执有、听空执空的习气极难自我感觉得到,所以龙树菩萨又把空性表显称为中道实相,这点就在《中论》的开首就先声夺人地挑明,“八不中道”也是般若的异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许多时候大家都想深入研究一下八不中道的奥义,实际上他就是想让受持者不要再起心动念地去追求认识佛法,全都是戏论而已,用最无为的心性来对接当下,没有矛盾全都如此,原来一切都是圆满真实现成的。这就是龙树菩萨示现一生的用意。

到了晚年,大概是度化的因缘已近尾声,龙树菩萨显现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宴。有一位被其辩败的小乘师,并未与大乘法义相应反而怀恨在心,不愿龙树菩萨长久住世,就来请他入灭,潜台词就是你既然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那么就请随顺我的祈愿因缘入灭。龙树菩萨如说而行如行而说,入内静室坐化而去。彻底随顺无所得毕竟空的一场完美因缘。当然在凡夫眼中,可能认为这更像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下场,然而在释迦佛的眼中,见到的却是他证到欢喜地的境界和往生极乐世界的事实!
请输入图片描述

标签: 印度佛教史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