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趣微课堂 佛教宗派(5)

宗派的具体内容我们先从天台宗讲起,几个知识点要先了解一下。名为天台宗是因为本宗的代表人物智者大师,当时居于浙江台州的天台山修道,顺源而称天台宗。本宗所依的根本经典是《妙法莲华经》。智者大师被称为“东土释迦文”,主要原因是他善解佛意,与释迦如来产生的最大共鸣,正体现在他把佛说的一代教法进行了系统的说明,专业来说叫做判教。走近天台宗当然要首先从本宗的判教讲起。

用“五时八教”来对佛教进行划分说明是天台的专利。“五时”是一个系统,旨在说明佛陀讲法是由五个时间段次第展开。比如最先在《华严经》中毫无保留地讲佛自得的境界,就叫“华严时”。问题是大家都是生瓜,完全没有闻即信受的法缘,所以讲法的效果几乎白搭。在这种只契理不契机的情况下佛也只能妥协,开始降低格调在小乘经中讲浅近之法,就是“阿含时”。虽然不是成佛的直通车,先到了这儿再说。待到慢慢上道以后习以为常了,就开始提升法的品质,从小乘渐渐地往大乘的过渡时期,称为“方等时”。佛陀在这个时期有意识地呵斥小乘的格局太小,不断褒扬大乘佛法的广大圆满。但是众生的执着不断,听来听去都生起一堆见解,把对世界的执着转为对佛法的依赖,这就成为更难搞定的法执障碍,所以佛用了说法生涯中近一半的时间去讲空性智慧的经典冲刷一切执著,就是“般若时”。这个时间段十分难熬,好不容易有点修行成果的小乘人听说毕竟空,就像用刀割心一样的难过。但也有大乘种性因为得到佛法的真谛,像鲤鱼跳龙门一样进入能够成佛的第一梯队。最后佛陀用《法华经》来了一场总结陈词,告诉弟子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是佛,换句话说也就是诸法实相,这称之为“法华涅槃时”。总观这五个时间段,各个时期因为所对的受众不同而施设不同的教法,从中有明确的规划,还有一首偈子说明各个阶段所用的时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天台宗把这归纳为佛陀五时说法。

再学一个概念叫“八教”,这里的八教并非指八个宗教,而是佛陀度化众生的两套体系。一套叫化仪四教,是指佛度化众生的仪式方法,直白一点就是说用的什么手段形式。另一套叫化法四教,是统编了佛度化众生的教法内容,其实就是用的什么教材。

化仪四教有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这四种教化仪式。有的人一点就通即刻悟道,有的人要慢慢陪聊还不一定见效,节奏快慢处见分晓就是顿与渐的差别。秘密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密法,而是指两个人在同一个法会现场听同一部经,但是各自所得的受用互不关联,专业词叫“同听异闻”,从彼此不知的这点而论而称为秘密教。不定教是指同一场法会听法而各自所得受用不同,有些人大法得小益,有些人小法得大益,比如前面讲《阿含经》时,也许有人听完直接就冲到法华的境界,深浅不定所以叫不定教。这四种样态总称化仪四教,体现的是佛陀的良苦用心和神通智慧。

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称为化法四教。藏教就是讲声闻教法,基本以小乘为主。通教中“通”的意思是指其具有不确定性,有人受教入到藏教中就是通前,有人受教入到大乘菩萨境界就是通后。通后,是指通到后面的别教,别教之所以称“别”,是因为只讲纯粹的大菩萨法。圆教是圆满一乘的真实之教,以圆教自居的天台宗,来源于对《法华经》圆满法义的认知。这种化法四教的内容划分,实际上既有独立品质,又可以采取联通,使得佛法有了一种立体的圆融水准,在背景分明的情况下,怎么讲佛法都是合理且自如的,是化法四教的殊胜之处。

今天内容合称“五时八教”,这是一张专属天台宗的名片。对佛陀教法的这种判断说明,也的确让天台宗别具一格!但这只是天台宗的外表而已,后面讲到的观法与境界,才是天台宗的骨髓。

请大家提起正念开始共修:
1)思维极乐世界真实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
2)念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
3)相续十念(十声也可)南无阿弥陀佛
4)用心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
5)功德圆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标签: 佛教宗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