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

每次闻·思一点点。成佛之道(7)

有海无边际 世间多忧苦
流转起还没 何处是依怙

总的来看这两句“有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可以说道尽了我们生命的无奈与不堪,在命运的大背景盘里,我们在不断地改换场景同时被迫改变身份,也就是六道生死轮回的现状,虽然最差的地方,地狱世界、饿鬼世界我们今生并没见到,那是因为一经历生死现象的冲刷就会打断记忆,要知道我们一定曾经去过而且还会有大量机会,这取决于我们前期的行为。总之重复的生命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幸福时而割裂,以为很有意思,实际上是一直不允许谢幕的情景剧!每一位参与者都演得万分辛酸痛苦。

单看为人一世,来这个世界时母婴一起拼了命才生下来,注定就是迈向死亡的结局,在这其中想阻止衰老只是自欺欺人,以为身体一直挺好结果冷不防就出状况。喜欢的人天各一方讨厌的人坐在对面,别人与生俱来的拥有你毕生追求也没门,大家好像都在管控不住地互相折磨。佛法总结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僧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一共八种,术语叫分段八苦,也就是人一辈子就是被这些事充满了。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人的脸就是苦这个字的原型!

“流转起还没”,是形容我们的现状,从承载我们的世界来看,它有成住坏空的流转;从众生自身而言正是上述六道轮回生老病死的流转,再微细到从观察我们的念头而言,会有控制不住的情绪生住异灭,流走过后又转回重来就是起还没。

当然说苦并不求唤起我们的苦大仇深,学佛者要有一个能力,了知到苦实际上是一种开发人生智慧的潜在机遇,能激发出我们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灵感,特别有利于修行。让我们不甘心一直流转起还没下去,从而引发人生最有意义的思考课题,例如死亡是否可以避免!什么才是最可靠的依止处!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成佛之道(6)

有海无边际 世间多忧苦
流转起还没 何处是依怙

开始讲第一组四句偈颂,第一句“有海无边际”信息量非常大,但我们必须花几天时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直接关系我们的视野格局,并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意识到大家都身处其中,自己也不在局外。

先了解什么是“有海”,在佛教的专业名词中,常讲到四恩三有,三有就是指的三界,又讲四生九有,九有就是指九地,还讲二十五有,是对三界更细致的解释(后面会讲)。在此范围内有因必有果,因果不坏,所以称之为有。再比如讲到我们一生的过程,出生时叫生有,从生到死之间活着的时候叫本有,死亡来临之际叫死有,今生死后来世生前的中间环节叫中有。所以才把众生称之为有情。

大家不必被艰涩难懂的佛学辞汇吓退,实际上大白话讲,有就是存在感,当我们清净本然的佛性被染污,就会形成一种精神层面的错觉,注入到梦幻的物质世界,形成主观认识和客观呈现,我执就出现了并开始圈养越来越胖,有我相对有你,有你我就会有他,你我他互相确定并伴随有一种共度的流淌感,就有了时空世界紧密包围,这就是《金刚经》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心经》里面换了一种说法,叫“照见五蕴皆空”的五蕴,五蕴本意是聚在一起,形容“色”也就是物质元素,和“受想行识”精神层面紧密结合,有一股力量误以为是我,所以才有了烦恼、苦厄、颠倒梦想。听到这里有的人就明白了,什么是有?就是我执,我们所有的烦心事都是因为有我,大家一定要注意,学修佛法唯就是为了破解我执,而且有可行的方法,并达到目的。

但是在凡夫身份的现阶段,我们还走不出此困境,一个众生身处其中,犹如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无休止地漂泊,始终望不到尽头,由我执幅射的时空背景幅度难以测量,只有听佛描述我们才有机会获得一些消息。这个有海世界到底有多大,习惯了地球就是整个世界的思维模式,根本不可能想像佛说的法界的体量,佛法难信开始体现,需要有皈依的心态才能训练着上道,这从第一章的第一句我们就要开始心领神会!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成佛之道(5)
第一章 归敬三宝

先看之所以称为宝,在于其确实希有难遇,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人生轨迹中出现佛法僧三要素,在芸芸众生之中这种几率是非常低的。比如说我们一联想到三宝,就会带动我们心田的崇高清净,给予我们一种力量,高超于一般的思想境界,在行为上也会跟进而形成道德修养。用大白话说,佛法僧可以让我们看明白、想明白、活明白。

三宝从历史意义上,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来看,他是佛陀常讲教法,有许多僧弟子,通常称为化相三宝;到我们这个时代,只有佛像可以瞻礼,学习经书,并由出家的僧人来守护寺院,叫做住持三宝;而实际上这三者的核心应该是法,比如修法可以成佛,成佛才能说法,依法为僧,由僧弘法,所以佛法僧都是法(即永恒真理)的表现形象,分别代表了觉悟、智慧和清净的内涵。

这里的归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皈依,皈依是归靠依止的意思,可以分为情感上的归属和理性思考的首肯,但又有别于我们世俗的感情和所学的知识面,而且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果只强调感性容易成为迷信,只讲理性又得不到投入的效果,所以理性的认知更加引发感性的投入,感性到极致才是理性的最佳张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归敬态度,这第一步迈得正确,可以避免后续许多误区。当然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归敬三宝学修佛法,这缘于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现在的设身处地,从下次开始讲起。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次闻·思一点点。成佛之道(4)

先解释一下题目,“成佛之道”。“成”应该是我们先有的一种意愿发心,不能一直在生命的低级层面无休止地进行,把自己生命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就是如同佛一样的大圆满觉悟者,达到目的一定不能没有操作方法,寻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才是根本,佛教经典的“经”字实际上又有径的意思,就是成佛之道。

我们学习他就是理解此成佛之道,行持此成佛之道,证明此成佛之道,但是这几点的前提,反而更重要的是先相信此成佛之道。这是成佛的底板,因为有了这种信任背后潜藏着的巨大动力,促使我们精进修学,比如这种动力包含了相信且不愿意被继续困在六道生死轮回中;相信我们都有佛性,只是现在行为表现成凡夫众生;相信佛是正遍知的大圣者,是实语者真语者,决不会说错同时决不会骗我,我依佛所说锲而不舍地走到最后一定能够成佛。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这样的高处着眼,应当开始低处着手,迈出成佛之道的第一步,就是先从下一讲归敬三宝开始上路。

每次闻·思一点点。成佛之道(3)

学习之前要有一点嘱咐,佛法讲从闻思修次第进行,先要建立一个听讲的立场,之所以要听闻佛说,是因为可以让我明白人生真谛,宇宙万物是怎么回事,天地之间我是谁,一生的遭遇有何前因后果,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带着这样有别于他人常情的高端反思,才能接受佛法智慧的指导。其次要调好听讲的态度,毕竟佛法博大精深,从平面到立体多维度的说明,需要我们从对待上有一个充满热切期望和理性思考的配合,才能引发最可贵的品质,即正确的信仰。

比如首先要专注把心全部打开来接纳,再者要殷重的态度而非不当回事,另外尽量不要用审视怀疑的心理来听闻,这样的心态往往听了会走偏不能入心。其次态度傲慢、没有希求心、耐不住性子也会大打听闻效果的折扣。最好把自己当作病人一般,因为我们人类确实知道意识到的都太少。把讲法的人当作医生一般,因为他代言的内容实际是佛说的真理。把讲的内容当作良药,他可以提升我们的智慧,明白过来许多颠倒错乱的认知。把依之而行当作正在治疗康复一般,正在踏上成佛之道。如果以上都能顾及到更好,至少要修正自己比较突出的问题,那么学习佛法的质量将大有不同,甚至是成与不成的决定性因素。不可不知,认真对照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