毎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53)

或以信愿入 或智或悲入
或依声闻入 或天或人入
趣入大乘者 直入或回入
相应诸教法 实说方便说
众生有佛性 理性亦行性
初以习成性 次依性成习
以是待修习 一切佛皆成

大乘佛法的殊胜无比,其中有个特点就是并非高高在上,反而是更为接地气的学修状态,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运载模式。我们简明地判别行者是否大乘心行,看其是否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证法性的菩提心,这种境界很高,凡夫不能胜任,名符其实契入自他平等的境界,已经成为登地菩萨,胸有成竹,非常欢喜;另一种叫做世俗菩提心,以凡夫的身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愿利益一切有情。这种发心在我们而言也是人人有份的,不必害怕自己不可能这么崇高,只要真心而发就是菩萨,所以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会问,汝是菩萨否?就可以真诚地说:是菩萨!

颂文中说有三种发大乘心的方便入口:比如对大乘法生起决定的信解而发起大愿,地藏菩萨和普贤菩萨这样性格的人;或者观察众生受苦受难、无有依怙之处、为欲望驱使造业轮回而生起大悲救度之心,像观音菩萨这样的;也有向往佛的大圆满觉,希望与佛一样有微妙的智慧而发菩提心,像是文殊菩萨一样的。

以上是心行上而言,从身份上论也各有不同:有些人是以声闻乘的行持而入的大乘佛法,正法时期这种情况比较多,有种说法叫外现罗汉身,内秘菩萨行;有些是从天乘行者的身份入的大乘法,像法时期比较常见;现在这个时代是末法时期,从人乘行而入大乘,已经是很难得,或者说是只有这样才能的事情了。

另,有些根性是天生的大乘佛法因缘,所以他过去栽培的就是菩萨种性,从显现上就会直接入到大乘法而起修;有些则是先修别乘,到了一定地步或者因缘拐点出现,回转现心转向大乘佛法,专业的说法叫回心向大的阿罗汉或辟支佛。直入主题的一类就是实话实说相应的教法,回心向大的算是经历了方便的教化继而进向佛道。

不论哪种根性如何契入,大乘法的不共教义,根本的基石在于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才是“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的原理。所谓佛性,直白一点讲就是成佛的可能性。从理论角度看,佛性是天赋本具的,并不是后天成功的。但是如果不具体起修,这个成佛的可能性永远不可能,所以又需要发心修证,逐渐明白。前者叫理佛性,后者叫行佛性。

如果从具体策略来看,先以成佛闻法为因缘,种植的因即是大乘佛法的种性类型,叫“初以习成性”。进而利用此种性不断地提高德行道力,坚持不懈,叫“次依性成习”。这里的性就是种性,指出实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习就是熏习,坚持这个种性最终圆满收成,使因性成为现性。

最后两句的意思,只要这样做,谁都能成佛。完事!
请输入图片描述

标签: 成佛之道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