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7)

苦者求不得 怨会爱别离
生老与病死 总由五蕴聚
所谓五蕴者 色受想行识
取识处处住 染着不能离

大家必须发现一个问题,佛法所谓的修行,针对的都是驱动轮回的主要成分,比如四谛中集谛才是要搞定的部分,所有的法门行门以及戒定慧都是为了平息十二因缘中爱与取的环节。因为苦迫都是由此而生成的觉受。

这里再次提到了分段八苦,分段的意思是说我人一生又一生的轮回,就好比划分成阶段性的存在,每次阶段中都是同等类型的苦恼,条理分明相当稳固,由身体原因而发生的生老病死,由人际关系导致的爱别离、怨憎会,由心里活动煎熬着的求不得。分门别类收纳好像是各有千秋,实际上一切苦源的罪魁祸首就是五蕴。

大概从一开始接触佛教念过《心经》就知道了五蕴这个概念,然而到现在依然对他毫无办法,五蕴的蕴,就是聚积在一起的意思,有时也称五阴,他如同阴影一样遮住了我们本来的智慧模样。由于五蕴无端地合作拧成一股势力团伙,我们认不清这个团伙的本质就会误以为我,形成了轮回受苦的主体。

仔细端详五蕴实际是经不住推敲的,他是物质和精神的表演组合,色就是体现物质的存在,受、想、行、识属于精神的层面。物质在佛教中称为质碍,就是有模有样占据着一个空间,其他东西就不能同步占据这个空间,专业的话叫色法;受是领纳的意思,由外部环境刺激产生内心独白,变幻种种感受;想是进行一系列的认识作用时,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是迁流变化的意思,妄想必须要带出节奏,才能体现真实感;识的意思是了别,对一切情况的发生进行明了识别。

以上一番分析如果大家都听明白了,就知道我们一直以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是一个陷阱。我们生活的世界,在世界中生活,完全是五蕴炽盛的自欺欺人的效果图。以识为被欺的主体,色、受、想、行是能欺的境界,合作共创一切苦痛的根源。由此可见,观音菩萨度一切苦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前提,就是因为照见五蕴皆空!
请输入图片描述

标签: 成佛之道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