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闻·思一点点 成佛之道(35)

顺摄乐行者 在家修法行
顺摄苦行者 出家作沙门
此或乐独住 或乐人间住
或是随信行 或是随法行
虽复种种性 同修出离行

从外相表法的功效来看,出家相已是解脱的一种表达,然而不要忘了佛法的根本是心法,是否真的解脱要看你的心自由了没有,修行当然不只是在几根头发上论高下,也有身不出而心出家的行者,只不过在这个世界的因缘显现不一样而已。

佛陀随顺因缘摄受相应乐行者的人,生活中继续保持在家的身份而修行;随顺因缘摄受适合苦行者的人,成为出家弟子的身份而修行。略微说一下,在印度的出家人很多,包括外道也是完成了出家身份,甚至也有持他们的戒律而修行的,当时的情况是只要出家都统称沙门,后来佛的出家弟子越来越多,他本人又属于释迦族,佛弟子们就特称为“释子沙门”。

同样是出家人,其中的根性又有差别:有些出家人不喜世间应酬,他们爱好独自面对自己默默无闻地修行,在深山老林或者精舍独居清修;另外一类的出家人则因缘天注定要和大众打成一片,在大丛林中和合共住,每日增上道业,他们的认知是宁可在丛林睡觉,也比小庙独居办道要强得多,所以丛林中提倡“大众熏修希胜进”,就是一起共修进步得非常快。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还有两大类型的根性:有的人适合随信行,他对于佛法的认知,仅用信任体现出最大张力,也许道理懂得很少,但是一切的行为都能依佛的教导勤而行之;还有的人属于随法行,他的信仰就好像砌台阶一样,一定要从教义理论中获得原材料。当然这两者应当是同时拥有,前者感性的信仰,后者理性的智慧,合作愉快相当完美,作者分别而论,主要观察到他们初下手的时候不免有些偏重。

总之不论三乘学者,在家、出家,独住、人间住,随信行或者随法行,根性上虽有种种差别迹象,但是同样发起出离心,同样能得解脱行!这最后一句话总结相当重要,揭秘着我们很多时候在为难自己,不懂修行。这里最直白地告诉我们,修行是最没有讲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如法进行的事情,而我们喜欢关注“虽复种种性”,生一些无端的彼此是非,却不知此时正是修行时!
请输入图片描述

标签: 成佛之道

评论已关闭